中醫(yī)古籍
  • 落枕

    【概述】

    落枕是指一側(cè)項背部肌肉酸痛、活動受限的病癥。其臨床表現(xiàn)為多于晨起時發(fā)現(xiàn),頸項強直,左右轉(zhuǎn)側(cè)困難,局部酸痛,并有壓痛,但無紅腫。

    本病癥在古醫(yī)籍中,一般稱為項強,早在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內(nèi),即有針灸治療的記載?,F(xiàn)代,特別是近二十年,有關(guān)針灸治療落枕的報道非常之多,其穴位刺激法包括針刺、拔罐、指針、耳穴壓丸、眼針、電興奮等,療效均佳。

    【治療】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風門、肩井。

    阿是穴位置:頸部壓痛最顯處(下同)。

    (二)治法

    阿是穴,用力揉按片刻,常規(guī)消毒后,以三棱針快速點刺3~5下,或用皮膚針中等度叩打,叩打面積,可相當于罐具口徑。然后,選用適當口徑之罐具吸拔。配穴可取1~2個,針刺得氣后,留針,再于針上拔罐。吸拔時間均為10~15分鐘。起罐后,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鐘。每日1次,不計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260例,均在1~3次內(nèi)治愈,其總?cè)蕿?00%[1~3]。

    體針

    (一)取穴

    主穴:懸鐘、養(yǎng)老、后溪。

    配穴:內(nèi)關(guān)、外關(guān)、中渚、陽陵泉。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每次僅取一穴,效欠佳時,加用或改用配穴。懸鐘穴,直刺1.5~1.8寸深,用強或中等刺激,得氣后留針15~20分鐘;養(yǎng)老穴,針尖向上斜刺1.5寸,使針感傳至肩部;后溪,直刺0.5~0.8寸,得氣后捻轉(zhuǎn)運針1~3分鐘,亦可加電針刺激,頻率40~50次/分,連續(xù)波。配穴,用常規(guī)針法,深刺,務(wù)求得氣感強烈。在上述任一穴位針刺時,均須要求患者主動活動頸部,范圍由小漸大。留針均為15分鐘,每日1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624例,結(jié)果均在1~3次治愈,總?cè)蔬_100%[4~8]。

    穴位電興奮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養(yǎng)老、新設(shè)、外關(guān)、肩中俞;2、風池、肩井、大椎旁1寸、肩外俞。

    (二)治法

    上穴均取。應(yīng)用直流感應(yīng)電療機,取直徑為3厘米的圓形手柄電極操作。其中陽極取第1組穴,陰極取第2組穴。通電前先輕揉穴位片刻,再通以感應(yīng)電,電量漸增大至2~10V,以患者能耐受為限,每次通電約3~5秒鐘。當看到患側(cè)肌肉收縮,即改為直流電治療, 為20~40mA,每次亦通電3~5秒鐘,治療時令患者作頸部活動。全部治療時間約5~10分鐘。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落枕患者242例,結(jié)果痊愈182例,顯效60例,總有效率為100%[9]。

    指針

    (一)取穴

    主穴:外關(guān)、內(nèi)關(guān)、阿是穴。

    配穴:風池、肩井、肩貞、養(yǎng)老、天柱、風府、大椎、理想穴。

    理想穴位置:風池至肩井穴之中點。

    (二)治法

    主穴為主,效不佳時加配穴。先輕拍或指按疼痛處即阿是穴1分鐘。術(shù)者以拇指掐壓患者內(nèi)關(guān)穴,中指或食指抵于外關(guān)穴,每次2~3分鐘,用力由輕而重,使壓力從內(nèi)關(guān)透達外關(guān),患者可有酸、麻、脹、熱感,或有此類得氣感上傳的感覺。掐壓過程中,宜囑患者左右旋轉(zhuǎn)頸部。配穴,單手拿風池穴20次,雙手拿肩井穴20次,余穴可采用指壓法,或上下左右推按,每穴1~2分鐘。上述方法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257例,結(jié)果治愈252例,緩解5例,均治1~3次,其總有效率為100%[10~12]。

    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頸、神門。

    (二)治法

    雙側(cè)主穴均用。取綠豆1~2粒,置于以市售活血止痛膏或傷濕止痛肓剪成的1×1平方厘米的方塊中,粘貼于所選耳穴,將邊緣壓緊。之后,按壓該耳穴0.5~1分鐘,手法由輕到重,至有熱脹及疼感為佳,并囑患活動頸部2~3分鐘。要求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次,貼至痊愈后去掉。

    (三)療效評價

    共治68例,均1次治愈[13]。

    針灸

    (一)取穴

    主穴:大椎。

    配穴:肩井。

    (二)治法

    令患者端坐于椅上,頭向前傾。取準穴后,針尖偏向患側(cè)進針深度約0.5~1寸,使針感向患側(cè)頸、肩部傳導,得氣后,操作者用一手按患側(cè)肩井穴,讓患者作最大限度左右活動頸部,同時,另一手捻針3~4分鐘。如效果不顯著,取艾條長約5cm,插于針柄上點燃,至灸完后起針,穴區(qū)加拔罐10~15分鐘。每日1次。

    (三)療效評價

    上法共治療62例,痊愈52例,顯效6例,好轉(zhuǎn)4例,全部有效[14]。

    【主要參考文獻】

    [1]薛

    浩。梅花針及拔火罐治療落枕100例。四川中醫(yī) 1988;6(1):46。

    [2]葉受仁。針刺懸鐘加拔火罐治療落枕28例。中國針灸 1984;4(2):23。

    [3]李延芳。針刺加火罐治療落枕100例。中國針灸 1984;4(4):7。

    [4]谷端起。針刺懸鐘穴治療落枕144例療效觀察。中級醫(yī)刊 1990;25(10):60。

    [5]楊日和。針刺養(yǎng)老穴配按摩治療落枕120例。針灸學報 1990;6(2):46。

    [6]駱漢成。針刺內(nèi)關(guān)穴治療落枕50例。中級醫(yī)刊 1990;25(10):6。

    [7]趙福成。針刺陽陵泉治療落枕95例初步觀察。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1990;(2):36。

    [8]馬輝明,等。針刺后溪穴治療落枕215例。中國針灸 1984;4(5):22。

    [9]孫法軒,等。電興奮穴位治療落枕242例。中國針灸 1985;5(5):48。

    [10]周用浩,等。指掐內(nèi)關(guān)透外關(guān)治療落枕效果好——附72例分析。新中醫(yī) 1983;(7):42。

    [11]施潤竹。指掐外關(guān)穴為主治落枕。四川中醫(yī) 1985;3(10):45。

    [12]葉羅超。指按治療落枕150例。按摩與導引 1986;(2):5。

    [13]夏金陵。綠豆耳穴粘貼按壓法治療落枕。中醫(yī)雜志 1985;26(5):65。

    [14]孫學東。針刺大椎穴治療落枕62例。北京中醫(yī)

    1996;(3):51。

更多中藥材
  • 肉桂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十分常見的一種植物的干燥之后的樹皮,它的氣味是濃烈的香氣,所以它可以作為調(diào)料出現(xiàn)在食物當中,除此之外,它還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是一種重要的藥材,中醫(yī)上面說,肉桂可以補溫腎陽,還可以填精補血,同時對于一些人體內(nèi)因為陰盛陽......
  • 很多人對你艾灸的具體功效已經(jīng)非常的熟悉,甚至以為艾灸不會導致任何副作用。這種想法不正確,艾灸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說可導致皮膚起泡,甚至導致皮膚化膿。如果是起的小泡泡,大多數(shù)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起泡非常的普遍,非常的嚴重,則需要重視起來了。......
  • 韓信草,是一種非常好的植物,同時也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藥材。韓信草的模樣也是極好的,不是像其他的中藥材那樣模樣一般,很難辨別出來。很多的中醫(yī)都非常喜歡用韓信草來調(diào)配一些藥物,讓人們的身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說了這么多,大家有的還不知道韓信草到底......
  • 現(xiàn)在與很多人都會患痔瘡這樣的疾病,大家都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患有痔瘡。痔(俗稱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在美國,痔的......
  • 艾灸三陰交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廣泛,有的人可能患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比如說常見的癲癇或者是神經(jīng)衰弱,又或者是精神分裂癥等,通過三陰交艾灸能夠有療效。還有一些婦科疾病,向女性月經(jīng)失調(diào),或者是痛經(jīng),亦或者是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同樣能夠艾灸三陰交治療。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