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龍馬童子雞
主料:海馬10克,蝦仁15克,子公雞1只。
制作:將子公雞宰殺,去除毛樁、爪、膀和內(nèi)臟,洗凈,放入沸水內(nèi)焯后,剁成小塊。將海馬、蝦仁用溫水洗凈,泡10分鐘,放在雞肉上,加蔥白段、生姜塊和適量料酒、精鹽、清湯,上籠蒸燉至熟爛。揀去蔥白、生姜,將雞肉扣入碗內(nèi)。原湯內(nèi)調(diào)人適量料酒、味精、精鹽,燒沸后撇去浮沫,入豆粉勾芡收汁,澆在雞肉面上。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陽補精,暖中益氣。用治虛勞瀛瘦,陽萎,早泄,小便頻數(shù)。
雞肉燉蓯蓉
主料:小公雞1只,肉蓯蓉30克。
制作:將小公雞宰殺,去毛及腸雜,洗凈,切塊;肉蓯蓉洗凈,濾干,放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與雞肉共入砂鍋內(nèi),加入料酒和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純,以雞肉熟爛為度。加入精鹽調(diào)味,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助陽益氣。用治腎陽虛衰,陽萎,早泄,滑精,尿頻或遺尿。
砂鍋牛尾
主料:帶皮牛尾1000克,母雞肉300克,干貝10克,熟火腿30克,雞湯1500克。
制作:將牛尾用火燎去小毛,刷洗干凈,剁成段?;鹜惹谐善韶惾ソ钕磧?。母雞肉在沸水鍋中煮透,撈出,洗凈血沫。在鐵鍋中放入豬油燒熱,投入適量花椒、蔥、姜,煽出香味。將牛尾投入鍋內(nèi),用武火煽出血水后,烹入料酒繼續(xù)煽炒,待牛尾斷生后取出,洗凈,瀝干水分。在沙鍋內(nèi)放入雞湯,加入適量蔥、姜、料酒、精鹽,將牛尾段、火腿片、干貝和母雞肉一并放入砂鍋內(nèi),用文火燉4小時左右,以牛尾熟爛為度。揀出蔥、姜和母雞肉,酌加味精。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助陽,暖腰健骨。用治腎陽虛弱,陽萎,早泄,腰痛。尤宜年老虛弱者食用。
滑熘鹿里脊
主料:鹿里脊肉500克,雞清湯一0克,荸薺4個,碗豆尖7棵。
制作:將鹿里脊肉洗凈,略燙,切成薄片,用布擠干水分,放在碗內(nèi),加入適魚濕淀粉、雞蛋清、料酒、味精和細(xì)鹽,將鹿里脊肉拌勻。荸薺去皮,切成圓片。在鍋內(nèi)倒入花生油,燒熱后投入鹿里脊肉滑透、撈出,瀝盡油,將雞清湯和適量料酒、濕淀粉、味精、細(xì)鹽投入鍋內(nèi),勾成芡汁,鹿里脊肉和荸薺片一并放入芡汁內(nèi),不斷翔炒,撒上碗豆尖和雞油后出鍋。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益精,補氣養(yǎng)血。用治腎精虧損,氣血不足,陽萎,早泄.夢遺,滑精,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腰背酸痛。
紅燒鹿肉
主料:鹿肉500克,玉蘭片25克。
制作:將鹿肉洗凈,略燙,切塊;玉蘭片泡發(fā),切片。將菜油倒入鐵鍋內(nèi),燒熱后放入鹿肉,炸至火紅色時撈出。用蔥、姜炸鍋后,倒入適量雞清湯、醬油、花椒水、料酒、精鹽、白糖和味精,再下鹿肉,煮沸后用文火煨燉2~3小時,待鹿肉熟爛時再用武火煮沸,投入玉蘭片,放入適量水豆粉勾芡,撒上芝麻油和香菜段后出鍋。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溫陽,益精暖腰。用治腎陽虛衰,陽萎,旱泄,滑精,小便頻數(shù),遺尿,腰膝酸軟,畏寒肢冷。
灌海參
主料:水發(fā)海參10個,雞蛋清2個,南薺50克,雞脯肉100克,熟豬肉75克。
制作:將海參洗凈,在其內(nèi)里劃刀;雞商肉剁成肉泥,熟肉、南薺、蔥、姜分別剁成碎末。用雞蛋清將雞肉泥攪好,酌加少量精鹽和料酒,調(diào)勻;再加熟肉、南薺、蔥姜末,調(diào)勻。將以上餡料灌到海參內(nèi),再將海參放在抹過油的平盤里,上籠蒸5分鐘后取出,扣在大碗內(nèi),加入清湯和少量精鹽、料酒,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雞油,澆在海參上。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潤燥,益氣養(yǎng)血。用洽腎陽虛弱,陽萎,遺精,小便頻多和腸臊便秘;也可作為肺結(jié)核、神經(jīng)衰弱和癌癥患者的飲食調(diào)理。
肝胰扒海參
主料:水發(fā)海參750克,豬肝125克,豬胰臟2條,菜心6棵。
制作:將豬胰、豬肝切塊,投入沸水中略氽,去掉腥味,放入沙鍋內(nèi),加入適量雞清湯、醬油,料酒、糖、鹽、姜、蔥、豬油,用文火燉熟。將海參洗凈,投入洪水中略氽,也放入沙鍋內(nèi),一起燉煮10分鐘左右,改用武火濃縮,而后取出裝盤。另將菜心洗凈,加鹽略炒,酌加味精后,圍在海參四周。當(dāng)萊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潤燥,養(yǎng)血益精。用治精血虧損,陽萎,遺精、遺尿;也可作為手術(shù)后失血病人的伙食調(diào)理。
鹿頭湯
主料:鹿頭1只,鹿蹄4只。
制作:將鹿頭、鹿蹄除去毛樁,洗凈;取少量蓽撥、生姜洗凈、拍破。將鹿頭、鹿蹄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投入蓽撥、生姜、八角、小茴香,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熬,以鹿頭、鹿蹄熟爛為度。取出鹿頭、鹿蹄,剖下鹿肉,切成祖條,再置湯中燒沸,酌加精鹽、味精、胡椒粉。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助陽,益精養(yǎng)血。用治陽虛精虧,身體衰弱,陽萎早泄,腰膝酸軟,畏寒怯冷。
枸杞菟絲煮雀蛋
主料:雀卵2個,蝦10克,枸杞子10克,菟絲子10克。
制作:先將枸杞子、菟絲子洗凈,裝入紗布袋內(nèi),與洗凈的雀卵、蝦一并放人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和精鹽、味精、小茴香,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煮20分鐘,取出藥袋,剝?nèi)ト嘎褮?。喝湯、食雀卵與蝦
功用:功能補腎益精,用治腎精虧虛,精少,陽萎。
蒺藜菟絲甲魚湯
主料:沙苑子30克,苑絲子30克,鱉肉1000克。
制作:將沙苑子、菟絲子洗凈、濾干備用。再將鱉活殺,剖腹留肝、蛋,去腸雜,切成大塊。將菜油放入鍋中,用武火燒熱,先入生姜片,隨即倒入鱉肉塊,翻炒5分鐘后,加入冷水少許,再燜炒5分鐘,盛入砂鍋內(nèi)。沙苑子、菟絲子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放入沙鍋,加冷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燉60分鐘,放入精鹽,再燉30分鐘即成。喝湯,吃鱉肉。
功用:功能補腎陽,益精液。用治腎虛精衰,性欲減退,陽萎,遺精,失眠,多夢。
珍珠海參
主料:水發(fā)海參150克,鮮蝦仁50克,熟肥膘50克,熟火腿50克,熟雞脯50克,水發(fā)青豆25克,口蘑25克,里脊肉50克。
制作:將海參、肥膘、火腿、雞脯均切成??;蝦仁、青豆用水氽過;里脊肉剁成肉末備用。將清湯倒入鍋內(nèi),加熱至將沸時,投入肉末,稍煮片刻即撈出,加入適量精鹽、料酒和醬油。湯煮沸時撇去浮沫,投入海參、蝦仁、雞脯、肥膘、火腿、青豆、口蘑、煮沸即成。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益精,養(yǎng)血潤燥。用治腎精虧損,陰血不足,陽萎,遺精,小便頻數(shù),大便燥結(jié)。健康人經(jīng)常食用可收祛病強身之功。
雞露
主料:童子雞1只。
制作:將雞宰殺,去除毛樁及內(nèi)臟,清洗干凈,切成肉塊,放入蒸鍋內(nèi)。酌加料酒、生姜、精鹽和白糖,不放水,清蒸3~4小時。取汁。每晚臨睡前飲用50毫升。
功用:功能益腎填精,大補元氣。用洽腎虛精虧,陽萎早泄,精液清冷,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心悸失眠,飲食減少,疲勞乏力,自汗盜汗。
蟲草燉野鴨
主料:野鴨2只,豬瘦肉60克,熟瘦火腿一克,冬蟲夏草10克。
制作:將野鴨宰殺,去毛,從背部剖開,取出內(nèi)臟,敲斷頸骨和四柱骨?;鹜惹谐桑盗?,豬肉切成6塊。將野鴨投入沸水鍋中氽半分鐘,取出用冷水清洗干凈。豬肉另用沸水氽半分鐘,加入火腿粒,稍滾即一并撈起,瀝去水份。將鐵鍋燒熱,下油及蔥、姜,放入野鴨爆炒,烹姜計酒,加入沸水,煨半分鐘,撈起,瀝去水分,去掉蔥、姜。在燉鍋內(nèi)放入火腿、豬肉、野鴨、蟲草和適量姜、蔥、鹽、料酒、開水,入蒸籠蒸2小時。取出,撈去姜、蔥、撇去浮沫,野鴨去除胸骨和鎖喉骨,加人奶湯,再蒸1小時即成。當(dāng)萊或點
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溢陰,利水消腫。用治腎陰虧虛,陽萎,早泄,遺精,耳鳴,水腫,腰膝酸軟。
清蒸蟲草白花鴿
主料:白花鴿2只(約重250克),冬蟲夏草3克,水發(fā)香菇15克,筍片15克,火腿片10克
制作:將冬蟲夏草洗凈備用。鴿子宰殺,退去毛樁,剖腹,取出內(nèi)臟,清洗干凈,投入沸水鍋略氽,洗凈血污。將鴿腹向上,放在大碗內(nèi),蟲草、香菇、筍片、火腿片鋪在鴿面上,加入適量料酒、味精、精鹽和清湯,上籠蒸2小時左右,以鴿肉酥爛為度。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滋陰。用治腎陰虧虛,陽萎,遺精,腰膝酸軟,氣短乏力,記憶力衰退,自汗盜汗和病后久虛不復(fù)者。
龜羊湯
主料:羊肉500克,龜肉500克,黨參10克,枸杞子10克,制附片10克,當(dāng)歸6克。
制作:將龜肉用海水略燙,刮去表面黑膜,剔去腳爪,洗凈。羊肉浸泡在冷水中刮洗干凈。將龜肉和羊肉隨冷水下鍋,煮沸2分鐘除去腥味后撈出,再用清水洗凈,均切成肉塊。黨參、枸杞子、制附片、當(dāng)歸均洗凈。將鐵鍋置于武火上,放人熟豬油,燒至八成熱時,投入龜肉、羊肉煽炒,烹入料酒,炒干水分,而后放人砂鍋內(nèi)。再放入黨參、制附片、當(dāng)歸和適量蔥節(jié)、姜片、冰糖,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純至九成爛時,投入枸杞子,再燉10分鐘左右停火。撈去姜、蔥、當(dāng)歸,酌加味精、胡椒粉。當(dāng)點心或萊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滋陰,助陽生血。用治腎陰腎陽俱虛,陽事萎軟,面色無華,心煩口渴,須發(fā)早白,畏寒怕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
蟲草紅棗純甲魚
主料:活甲魚1只(1000克左右),冬蟲夏草10克,紅棗20克,雞清湯1000克。
制作:將甲魚宰殺,剖開甲殼,去除內(nèi)臟和頭、爪,剔除黃油,取下裙邊留用。將甲魚切成四大塊,放人鍋中煮沸后撈出,洗凈。蟲草洗凈,紅棗用開水浸泡。將甲魚塊放人湯碗中,上放蟲草和紅棗,加入適量料酒、精鹽,蔥段,姜片、蒜瓣和雞清湯。上籠蒸2小時后取出,揀去蔥、姜。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滋陰,益氣固精。用治腎陰虧虛,陽萎,早泄,遺精,腰膝酸軟,四肢乏力和痔瘡。
靈芝燉鹿尾
主料:靈芝5克,鹿尾1條,雞1只,火腿50克,瘦豬肉50克,水發(fā)蘑菇50克,雞湯1000克。
制作:將鹿尾用沸水略泡,洗凈,再入沸水鍋內(nèi)煮10分鐘撈出,去盡毛樁,順骨縫切成段。將油注入鍋內(nèi),加熱至八成熟時,放人生姜、蔥和料酒,加入清水、鹿尾段和少量陳皮,煮20分鐘,撈出鹿尾。將雞宰殺,去除毛樁、爪和內(nèi)臟,剖成兩半,下沸水鍋氽熟撈出,剔出大骨。瘦豬肉先下沸水鍋略氽,洗凈切塊,火腿也切塊。將雞肉、瘦豬肉、火腿、蘑菇一并放入盆內(nèi)。靈芝洗凈,切片,蒸熟,放入盆內(nèi):鹿尾段放在雞肉的兩旁。將雞湯倒入鍋內(nèi),加入適量白糖、食鹽,煮沸后倒入盆內(nèi),加蓋上籠蒸熟,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用治心脾兩虛,陽萎不舉,倦怠乏力,心悸失眠。
煨鹿尾
主料:干鹿尾70克,冬筍25克,水發(fā)白蘑200克。
制作:將干鹿尾用開水發(fā)脹,洗凈污穢,再下鍋煮10分鐘后撈出,褪盡毛樁。再用清水洗凈,冷水浸漂30分鐘,然后放人鍋內(nèi),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熟。將熟鹿尾順骨縫剁成短段,冬筍切成片后用熱水燙透;蔥、姜塊里刀拍破。將鹿尾、白蘑和冬筍用熱水略燙,瀝干水份。在鍋內(nèi)注入萊油,加熱至五成熟時,投入蔥、姜塊,再下入料酒、食鹽、味精、鹿尾、冬筍、白蘑,改用文火煨2分鐘后,再用武火加熱,并用水豆粉勾芡,淋上香油。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溫補肝腎,強筋健骨。用治肝腎虧虛,陽萎,早泄,腰痛。
雪鳳鹿筋湯
主料:雪蓮花3克,蘑菇片50克,干鹿筋200克,雞腳200克,火腿25克。
制作:將鹿筋用冷水洗凈,加入沸水浸泡,水冷再換。反復(fù)多次,待鹿筋發(fā)脹后(約需2天),修好凈筋,切成指塊,下鍋。加入生姜、蔥白、料酒和適量清水,用火煨透,除去生姜、蔥白,將鹿筋放入盆子內(nèi)。雞腳用沸水燙透,除去黃衣,斬去爪尖,折去大骨,洗凈后放人盆子內(nèi)。雪蓮花淘洗干凈,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放入盆子內(nèi),面上再放火腿片、蘑菇片,加入骨頭湯、料酒、生姜、蔥白,上籠蒸2小時左右,待鹿筋熟軟時,撈去藥袋,加入味精、食鹽,攪勻后再蒸30分鐘。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祛寒溫陽,強筋健骨。用治肝腎虛寒,關(guān)節(jié)疼痛,腰膝酸弱,手足乏力,陽萎不舉。
姜附燒狗肉
主料:狗肉1000克,熟附片30克,生姜150克。
制作:將狗肉漂洗干凈,切成小塊;生姜洗凈,煨熟。將熟附片裝人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放在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熬煎2小時左右。投入狗肉和生姜、蔥白、加水適量,繼續(xù)燉煮2小時左右,以狗肉熟爛為度。酌加精鹽、味精、胡椒粉等調(diào)味品。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益精,散寒助陽。用治脾腎陽虛,陽萎,早泄,夜尿頻多,畏寒肢冷;或見水腫明顯,反復(fù)發(fā)作,肚腹脹大,小便減少,大便稀薄,腰痛背冷,舌淡胖嫩。
它賽密
主料:羊里脊肉150克,雞蛋黃1枚。
制作:將羊肉刮洗干凈,投入沸水鍋中氽去血水,再用涼水漂洗干凈,切成薄片。將雞蛋黃放在碗內(nèi),酌加適量醬油、淀粉和清水,調(diào)勻成漿,再放入肉片,攪控均勻。在另一碗內(nèi)放入適量白糖、料酒、醋、姜汁、淀粉、醬油和清水,調(diào)成湯汁備用。在鐵鍋中注入足量花生油,用武火燒至五成熱時,投入肉片,迅速撥散,勿使互相粘連。炸10秒鐘后,肉片起卷,呈灰白色,撈出瀝去油。將鐵鍋洗凈,注入少量花生油,用武火加熱,投入肉片和湯汁,迅速翻炒5~7秒鐘,湯汁收濃,淋入芝麻油,再翻炒幾下即成。當(dāng)萊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助陽,補脾養(yǎng)血。用治脾腎陽虛,陽萎,早泄,腰膝冷痛,形態(tài)肢冷。
羊肉補陽湯
主料:羊瘦肉500克,羊脊骨1具,淮山藥50克,菟絲子10克,肉蓯蓉20克,胡桃仁2個,粳米100克,蔥白3根。
制作:將羊脊骨剁成數(shù)節(jié),洗凈。羊瘦肉洗凈后,投入沸水鍋內(nèi)氽去血水,再洗凈,切成條樁?;瓷剿?、菟絲子、肉蓯蓉、胡桃肉洗凈,裝入紗布袋中,扎緊袋口。蔥白拍破,生姜切片,粳米淘洗于凈。將以上羊肉、脊骨、中藥袋、粳米和蔥、姜一并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投入適量花椒、八角及料酒,改用文火燉煮,以羊肉熟爛為度。酌加胡椒粉和精鹽。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益精添髓,用治脾腎陽虛,精髓虧損,陽萎,早泄,耳鳴眼花,腰膝無力。
羊肉蝦米湯
主料:羊肉250克,蝦米25克。
制作:將羊肉刮洗干凈,漂去血水,煮沸,切成薄片,與蝦米一并放在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酌加適量生姜、大蔥、食鹽和胡椒粉。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燉30分鐘左右,以羊肉熟爛為度。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補虛強身。用治脾腎陽虛,陽萎早泄,經(jīng)久不愈,面色灰白,頭暈?zāi)垦?,精神疲憊,腰膝酸軟。
附片羊肉湯
主料:附片3克,羊肉200克。
制作:將附片洗凈,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羊肉洗凈,投入沸水鍋內(nèi),加適量生姜和蔥,煮至斷紅色,撈出,剔去骨,切成肉塊,再用清水漂去血水。在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置于火上,下入羊肉、藥袋和適量生姜、蔥、胡椒粉。先用武火煮沸30分鐘,再改用文火燉煮2~3小時,出羊肉熟爛為度。當(dāng)萊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益氣養(yǎng)血。用治脾腎陽虛,氣血兩虧,陽萎不舉,四肢厥冷,體弱面黃。
雀蛋羊肉湯
主料:雀卵4個,羊肉250克。
制作:將羊肉洗凈后,與雀卵、精鹽、味精、蔥,姜、胡椒一并放入禍內(nèi),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羊肉熟爛為度。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暖中,助陽益精。用治腎虛胃寒,陽萎不舉,腰膝冷痛,胃脘隱痛而喜溫。
當(dāng)歸羊肉羹
主料:羊肉500克,當(dāng)歸25克,黨參25克,黃芪25克。
制作:將羊肉洗凈,投入沸水鍋內(nèi)煮透,再用冷水洗去血沫,切成肉塊,放入砂鍋內(nèi)。另取當(dāng)歸、黨參、黃芪,洗凈,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也放入沙鍋內(nèi),加入適量蔥,生姜、食鹽、料酒和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燉,以羊肉熱爛為度。撈去藥袋,酌加味精。當(dāng)點心食用,吃肉喝湯。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暖胃養(yǎng)血。用治脾腎陽虛,胃氣虛寒,陽萎,腰膝酸軟,反胃嘔吐,怕冷畏寒,身體瘦弱。
枸杞燉羊肉
主料:羊腿肉1000克,枸杞子20克,清湯2000克。,
制作:將羊肉清洗干凈,投入沸水鍋內(nèi)煮透,再丟入冷水中洗去血沫,切成肉塊。取適量生姜切片,蔥切段。將鐵鍋燒熱后投入羊肉和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熗鍋。炒透后將羊肉和姜片一并倒入砂鍋內(nèi),放入枸杞子、清湯和適量食鹽、蔥段,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加上鍋蓋,用文火燉煮,以羊肉熟爛為度。揀去蔥、姜、酌加味精。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益精明目,補腎溫中。用洽脾腎虧虛,性欲減退,陽萎早泄。年老體弱者也可食用。
壯陽狗肉湯
主料:狗肉200克,菟絲子3克,附片1.5克。
制作:將狗肉漂洗干凈,放在鍋內(nèi),用沸水煮透,撈入涼水內(nèi),洗凈血沫。晾干后切成小塊,放在鐵鍋內(nèi),加入適量生姜片,加熱煽炒,烹人料酒熗鍋,然后倒在砂鍋內(nèi)。將菟絲子、附片洗凈,放在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也放在砂鍋內(nèi),并加入適量蔥白、食鹽和清湯。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燜燉2小時左右,以狗肉熱爛為度。揀去生姜、蔥白,酌加少量味精。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補中益氣,溫腎助陽。用治脾腎陽虛氣弱,陽萎不舉,精神不振,伙食減少,腰膝酸軟,畏寒乏力。
生燜狗肉
主料:帶骨狗肉1500克,蒜苗90克,生姜60克,陳皮3克,雞清湯1500克。
制作:將狗肉切塊,蒜苗切段,生姜切片。鐵鍋燒熱,將狗肉炒干水分后取出。用武火燒熱鐵鍋,注入花生油,投入適量蒜泥、豆瓣醬和芝麻醬爆炒,再下姜片、蒜苗和狗肉,邊炒邊酌加花生油,炒5分鐘左右,烹入料酒,加入雞清湯、陳皮和適量鹽、醬油、紅糖,燒沸后倒入砂禍內(nèi),加蓋燜90分鐘左右,酌加味精。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助陽,補脾健胃。用治脾腎陽虛氣弱,陽萎,早泄,遺精,遺尿和老年體弱者。
淡萊燉狗肉
主料:淡菜100克,狗肉250克。
制作:將淡菜用開水發(fā)軟、洗凈,將狗肉洗凈,切塊。然后將淡菜、狗肉故人沙鍋中,加生姜、胡椒、料酒、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燉至肉熟,加精鹽調(diào)勻。當(dāng)菜食用,吃肉喝湯。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助陽散寒。用治脾腎虛寒,陽萎,腹痛。
狗肉粥
主料:狗肉100克,粳米150克。
制作:將狗肉漂洗干凈,切成碎末。粳米淘凈,放在鍋內(nèi),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10分鐘后,投入狗肉和少量生姜,攪拌均勻,繼續(xù)煎熬15~20分鐘,以肉熟米爛為度。酌加精鹽、味精等調(diào)味品。供早晚餐式點心溫?zé)崾秤谩?/p>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益氣助陽。用治脾腎陽虛,陽萎不舉,遺精遺尿,小便清長,腰膝酸軟,畏寒肢冷。
羊肉粥
主料:瘦羊肉10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將羊肉刮洗干凈,投入沸水鍋中氽去血水,再用涼水漂洗干凈,切成小肉丁。粳米淘洗干凈,與羊肉一并放在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30~40分鐘,以米和羊肉熟爛為度??勺眉咏?、蔥、食鹽和味精等調(diào)料。供早晚餐溫?zé)崾秤谩?/p>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益氣助陽。用治脾腎陽虛,胃氣虛寒,陽萎,遺精,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胃部脹滿,身體瘦弱。
參麥甲魚
主料:活甲魚1只(1500克左右),人參10克,麥冬6克。
制作:將甲魚宰殺,放沸水中燙15分鐘左右,取出裙邊留用。剖開甲殼,撕去甲殼上的粗皮,去除內(nèi)臟和頭、爪,清洗干凈、切成小塊。人參、麥冬洗凈。將人參、麥冬、姜片、蔥段、食鹽和料酒放入大碗內(nèi),放上甲魚塊,蓋上甲魚殼,加入雞清湯,上籠蒸1小時左右。酌加味精、胡椒粉。當(dāng)萊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固精,健脾潤肺。用治肺腎虧虛,陽萎,早泄,咳嗽,氣促和年老體弱、病后體虛者。健康人經(jīng)常食用,可收防瘟抗老之功。
蟲草金龜
主料:金錢龜200克,冬蟲夏草10克,沙參12克,火腿瘦肉50克,瘦豬肉200克,雞清湯500克。
制作:將金錢龜宰殺,去除硬殼、頭、爪及內(nèi)臟,洗凈,切成肉塊,用沸水燙后撈出,再用溫水洗凈。瘦豬肉用沸水燙透撈出,再用溫水洗凈。沙參用溫水悶透,切成薄片。將鐵鍋加入豬油燒熱,投入姜片和蔥段煽炒;而后放入龜肉,共炒片刻;再烹入料酒,倒入開水,煮沸5分鐘后,撇去泡沫,撈出。取盆1只,將沙參放在盆底,龜肉蓋在上面,放上蟲草、火腿、豬肉,倒入雞湯和調(diào)料,蓋上盆蓋,隔水燉2~3小時,以龜肉熟爛為度。酌加適量精鹽、味精和胡椒粉。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滋腎潤肺,養(yǎng)陰補血。用治肺腎陰虛,陽萎,早泄,午后潮熱,干咳咯血,心煩失眠,形體消瘦。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龍馬童子雞
主料:海馬10克,蝦仁15克,子公雞1只。
制作:將子公雞宰殺,去除毛樁、爪、膀和內(nèi)臟,洗凈,放入沸水內(nèi)焯后,剁成小塊。將海馬、蝦仁用溫水洗凈,泡10分鐘,放在雞肉上,加蔥白段、生姜塊和適量料酒、精鹽、清湯,上籠蒸燉至熟爛。揀去蔥白、生姜,將雞肉扣入碗內(nèi)。原湯內(nèi)調(diào)人適量料酒、味精、精鹽,燒沸后撇去浮沫,入豆粉勾芡收汁,澆在雞肉面上。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陽補精,暖中益氣。用治虛勞瀛瘦,陽萎,早泄,小便頻數(shù)。
雞肉燉蓯蓉
主料:小公雞1只,肉蓯蓉30克。
制作:將小公雞宰殺,去毛及腸雜,洗凈,切塊;肉蓯蓉洗凈,濾干,放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與雞肉共入砂鍋內(nèi),加入料酒和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純,以雞肉熟爛為度。加入精鹽調(diào)味,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助陽益氣。用治腎陽虛衰,陽萎,早泄,滑精,尿頻或遺尿。
砂鍋牛尾
主料:帶皮牛尾1000克,母雞肉300克,干貝10克,熟火腿30克,雞湯1500克。
制作:將牛尾用火燎去小毛,刷洗干凈,剁成段?;鹜惹谐善韶惾ソ钕磧?。母雞肉在沸水鍋中煮透,撈出,洗凈血沫。在鐵鍋中放入豬油燒熱,投入適量花椒、蔥、姜,煽出香味。將牛尾投入鍋內(nèi),用武火煽出血水后,烹入料酒繼續(xù)煽炒,待牛尾斷生后取出,洗凈,瀝干水分。在沙鍋內(nèi)放入雞湯,加入適量蔥、姜、料酒、精鹽,將牛尾段、火腿片、干貝和母雞肉一并放入砂鍋內(nèi),用文火燉4小時左右,以牛尾熟爛為度。揀出蔥、姜和母雞肉,酌加味精。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助陽,暖腰健骨。用治腎陽虛弱,陽萎,早泄,腰痛。尤宜年老虛弱者食用。
滑熘鹿里脊
主料:鹿里脊肉500克,雞清湯一0克,荸薺4個,碗豆尖7棵。
制作:將鹿里脊肉洗凈,略燙,切成薄片,用布擠干水分,放在碗內(nèi),加入適魚濕淀粉、雞蛋清、料酒、味精和細(xì)鹽,將鹿里脊肉拌勻。荸薺去皮,切成圓片。在鍋內(nèi)倒入花生油,燒熱后投入鹿里脊肉滑透、撈出,瀝盡油,將雞清湯和適量料酒、濕淀粉、味精、細(xì)鹽投入鍋內(nèi),勾成芡汁,鹿里脊肉和荸薺片一并放入芡汁內(nèi),不斷翔炒,撒上碗豆尖和雞油后出鍋。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益精,補氣養(yǎng)血。用治腎精虧損,氣血不足,陽萎,早泄.夢遺,滑精,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腰背酸痛。
紅燒鹿肉
主料:鹿肉500克,玉蘭片25克。
制作:將鹿肉洗凈,略燙,切塊;玉蘭片泡發(fā),切片。將菜油倒入鐵鍋內(nèi),燒熱后放入鹿肉,炸至火紅色時撈出。用蔥、姜炸鍋后,倒入適量雞清湯、醬油、花椒水、料酒、精鹽、白糖和味精,再下鹿肉,煮沸后用文火煨燉2~3小時,待鹿肉熟爛時再用武火煮沸,投入玉蘭片,放入適量水豆粉勾芡,撒上芝麻油和香菜段后出鍋。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溫陽,益精暖腰。用治腎陽虛衰,陽萎,旱泄,滑精,小便頻數(shù),遺尿,腰膝酸軟,畏寒肢冷。
灌海參
主料:水發(fā)海參10個,雞蛋清2個,南薺50克,雞脯肉100克,熟豬肉75克。
制作:將海參洗凈,在其內(nèi)里劃刀;雞商肉剁成肉泥,熟肉、南薺、蔥、姜分別剁成碎末。用雞蛋清將雞肉泥攪好,酌加少量精鹽和料酒,調(diào)勻;再加熟肉、南薺、蔥姜末,調(diào)勻。將以上餡料灌到海參內(nèi),再將海參放在抹過油的平盤里,上籠蒸5分鐘后取出,扣在大碗內(nèi),加入清湯和少量精鹽、料酒,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雞油,澆在海參上。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潤燥,益氣養(yǎng)血。用洽腎陽虛弱,陽萎,遺精,小便頻多和腸臊便秘;也可作為肺結(jié)核、神經(jīng)衰弱和癌癥患者的飲食調(diào)理。
肝胰扒海參
主料:水發(fā)海參750克,豬肝125克,豬胰臟2條,菜心6棵。
制作:將豬胰、豬肝切塊,投入沸水中略氽,去掉腥味,放入沙鍋內(nèi),加入適量雞清湯、醬油,料酒、糖、鹽、姜、蔥、豬油,用文火燉熟。將海參洗凈,投入洪水中略氽,也放入沙鍋內(nèi),一起燉煮10分鐘左右,改用武火濃縮,而后取出裝盤。另將菜心洗凈,加鹽略炒,酌加味精后,圍在海參四周。當(dāng)萊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潤燥,養(yǎng)血益精。用治精血虧損,陽萎,遺精、遺尿;也可作為手術(shù)后失血病人的伙食調(diào)理。
鹿頭湯
主料:鹿頭1只,鹿蹄4只。
制作:將鹿頭、鹿蹄除去毛樁,洗凈;取少量蓽撥、生姜洗凈、拍破。將鹿頭、鹿蹄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投入蓽撥、生姜、八角、小茴香,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熬,以鹿頭、鹿蹄熟爛為度。取出鹿頭、鹿蹄,剖下鹿肉,切成祖條,再置湯中燒沸,酌加精鹽、味精、胡椒粉。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助陽,益精養(yǎng)血。用治陽虛精虧,身體衰弱,陽萎早泄,腰膝酸軟,畏寒怯冷。
枸杞菟絲煮雀蛋
主料:雀卵2個,蝦10克,枸杞子10克,菟絲子10克。
制作:先將枸杞子、菟絲子洗凈,裝入紗布袋內(nèi),與洗凈的雀卵、蝦一并放人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和精鹽、味精、小茴香,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煮20分鐘,取出藥袋,剝?nèi)ト嘎褮?。喝湯、食雀卵與蝦
功用:功能補腎益精,用治腎精虧虛,精少,陽萎。
蒺藜菟絲甲魚湯
主料:沙苑子30克,苑絲子30克,鱉肉1000克。
制作:將沙苑子、菟絲子洗凈、濾干備用。再將鱉活殺,剖腹留肝、蛋,去腸雜,切成大塊。將菜油放入鍋中,用武火燒熱,先入生姜片,隨即倒入鱉肉塊,翻炒5分鐘后,加入冷水少許,再燜炒5分鐘,盛入砂鍋內(nèi)。沙苑子、菟絲子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放入沙鍋,加冷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燉60分鐘,放入精鹽,再燉30分鐘即成。喝湯,吃鱉肉。
功用:功能補腎陽,益精液。用治腎虛精衰,性欲減退,陽萎,遺精,失眠,多夢。
珍珠海參
主料:水發(fā)海參150克,鮮蝦仁50克,熟肥膘50克,熟火腿50克,熟雞脯50克,水發(fā)青豆25克,口蘑25克,里脊肉50克。
制作:將海參、肥膘、火腿、雞脯均切成??;蝦仁、青豆用水氽過;里脊肉剁成肉末備用。將清湯倒入鍋內(nèi),加熱至將沸時,投入肉末,稍煮片刻即撈出,加入適量精鹽、料酒和醬油。湯煮沸時撇去浮沫,投入海參、蝦仁、雞脯、肥膘、火腿、青豆、口蘑、煮沸即成。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益精,養(yǎng)血潤燥。用治腎精虧損,陰血不足,陽萎,遺精,小便頻數(shù),大便燥結(jié)。健康人經(jīng)常食用可收祛病強身之功。
雞露
主料:童子雞1只。
制作:將雞宰殺,去除毛樁及內(nèi)臟,清洗干凈,切成肉塊,放入蒸鍋內(nèi)。酌加料酒、生姜、精鹽和白糖,不放水,清蒸3~4小時。取汁。每晚臨睡前飲用50毫升。
功用:功能益腎填精,大補元氣。用洽腎虛精虧,陽萎早泄,精液清冷,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心悸失眠,飲食減少,疲勞乏力,自汗盜汗。
蟲草燉野鴨
主料:野鴨2只,豬瘦肉60克,熟瘦火腿一克,冬蟲夏草10克。
制作:將野鴨宰殺,去毛,從背部剖開,取出內(nèi)臟,敲斷頸骨和四柱骨?;鹜惹谐桑盗?,豬肉切成6塊。將野鴨投入沸水鍋中氽半分鐘,取出用冷水清洗干凈。豬肉另用沸水氽半分鐘,加入火腿粒,稍滾即一并撈起,瀝去水份。將鐵鍋燒熱,下油及蔥、姜,放入野鴨爆炒,烹姜計酒,加入沸水,煨半分鐘,撈起,瀝去水分,去掉蔥、姜。在燉鍋內(nèi)放入火腿、豬肉、野鴨、蟲草和適量姜、蔥、鹽、料酒、開水,入蒸籠蒸2小時。取出,撈去姜、蔥、撇去浮沫,野鴨去除胸骨和鎖喉骨,加人奶湯,再蒸1小時即成。當(dāng)萊或點
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溢陰,利水消腫。用治腎陰虧虛,陽萎,早泄,遺精,耳鳴,水腫,腰膝酸軟。
清蒸蟲草白花鴿
主料:白花鴿2只(約重250克),冬蟲夏草3克,水發(fā)香菇15克,筍片15克,火腿片10克
制作:將冬蟲夏草洗凈備用。鴿子宰殺,退去毛樁,剖腹,取出內(nèi)臟,清洗干凈,投入沸水鍋略氽,洗凈血污。將鴿腹向上,放在大碗內(nèi),蟲草、香菇、筍片、火腿片鋪在鴿面上,加入適量料酒、味精、精鹽和清湯,上籠蒸2小時左右,以鴿肉酥爛為度。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滋陰。用治腎陰虧虛,陽萎,遺精,腰膝酸軟,氣短乏力,記憶力衰退,自汗盜汗和病后久虛不復(fù)者。
龜羊湯
主料:羊肉500克,龜肉500克,黨參10克,枸杞子10克,制附片10克,當(dāng)歸6克。
制作:將龜肉用海水略燙,刮去表面黑膜,剔去腳爪,洗凈。羊肉浸泡在冷水中刮洗干凈。將龜肉和羊肉隨冷水下鍋,煮沸2分鐘除去腥味后撈出,再用清水洗凈,均切成肉塊。黨參、枸杞子、制附片、當(dāng)歸均洗凈。將鐵鍋置于武火上,放人熟豬油,燒至八成熱時,投入龜肉、羊肉煽炒,烹入料酒,炒干水分,而后放人砂鍋內(nèi)。再放入黨參、制附片、當(dāng)歸和適量蔥節(jié)、姜片、冰糖,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純至九成爛時,投入枸杞子,再燉10分鐘左右停火。撈去姜、蔥、當(dāng)歸,酌加味精、胡椒粉。當(dāng)點心或萊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滋陰,助陽生血。用治腎陰腎陽俱虛,陽事萎軟,面色無華,心煩口渴,須發(fā)早白,畏寒怕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
蟲草紅棗純甲魚
主料:活甲魚1只(1000克左右),冬蟲夏草10克,紅棗20克,雞清湯1000克。
制作:將甲魚宰殺,剖開甲殼,去除內(nèi)臟和頭、爪,剔除黃油,取下裙邊留用。將甲魚切成四大塊,放人鍋中煮沸后撈出,洗凈。蟲草洗凈,紅棗用開水浸泡。將甲魚塊放人湯碗中,上放蟲草和紅棗,加入適量料酒、精鹽,蔥段,姜片、蒜瓣和雞清湯。上籠蒸2小時后取出,揀去蔥、姜。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滋陰,益氣固精。用治腎陰虧虛,陽萎,早泄,遺精,腰膝酸軟,四肢乏力和痔瘡。
龜羊湯
主料:羊肉500克,龜肉500克,黨參10克,枸杞子10克,制附片10克,當(dāng)歸6克。
制作:將龜肉用海水略燙,刮去表面黑膜,剔去腳爪,洗凈。羊肉浸泡在冷水中刮洗干凈。將龜肉和羊肉隨冷水下鍋,煮沸2分鐘除去腥味后撈出,再用清水洗凈,均切成肉塊。黨參、枸杞子、制附片、當(dāng)歸均洗凈。將鐵鍋置于武火上,放人熟豬油,燒至八成熱時,投入龜肉、羊肉煽炒,烹入料酒,炒干水分,而后放人砂鍋內(nèi)。再放入黨參、制附片、當(dāng)歸和適量蔥節(jié)、姜片、冰糖,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純至九成爛時,投入枸杞子,再燉10分鐘左右停火。撈去姜、蔥、當(dāng)歸,酌加味精、胡椒粉。當(dāng)點心或萊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滋陰,助陽生血。用治腎陰腎陽俱虛,陽事萎軟,面色無華,心煩口渴,須發(fā)早白,畏寒怕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
靈芝燉鹿尾
主料:靈芝5克,鹿尾1條,雞1只,火腿50克,瘦豬肉50克,水發(fā)蘑菇50克,雞湯1000克。
制作:將鹿尾用沸水略泡,洗凈,再入沸水鍋內(nèi)煮10分鐘撈出,去盡毛樁,順骨縫切成段。將油注入鍋內(nèi),加熱至八成熟時,放人生姜、蔥和料酒,加入清水、鹿尾段和少量陳皮,煮20分鐘,撈出鹿尾。將雞宰殺,去除毛樁、爪和內(nèi)臟,剖成兩半,下沸水鍋氽熟撈出,剔出大骨。瘦豬肉先下沸水鍋略氽,洗凈切塊,火腿也切塊。將雞肉、瘦豬肉、火腿、蘑菇一并放入盆內(nèi)。靈芝洗凈,切片,蒸熟,放入盆內(nèi):鹿尾段放在雞肉的兩旁。將雞湯倒入鍋內(nèi),加入適量白糖、食鹽,煮沸后倒入盆內(nèi),加蓋上籠蒸熟,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用治心脾兩虛,陽萎不舉,倦怠乏力,心悸失眠。
煨鹿尾
主料:干鹿尾70克,冬筍25克,水發(fā)白蘑200克。
制作:將干鹿尾用開水發(fā)脹,洗凈污穢,再下鍋煮10分鐘后撈出,褪盡毛樁。再用清水洗凈,冷水浸漂30分鐘,然后放人鍋內(nèi),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熟。將熟鹿尾順骨縫剁成短段,冬筍切成片后用熱水燙透;蔥、姜塊里刀拍破。將鹿尾、白蘑和冬筍用熱水略燙,瀝干水份。在鍋內(nèi)注入萊油,加熱至五成熟時,投入蔥、姜塊,再下入料酒、食鹽、味精、鹿尾、冬筍、白蘑,改用文火煨2分鐘后,再用武火加熱,并用水豆粉勾芡,淋上香油。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溫補肝腎,強筋健骨。用治肝腎虧虛,陽萎,早泄,腰痛。
雪鳳鹿筋湯
主料:雪蓮花3克,蘑菇片50克,干鹿筋200克,雞腳200克,火腿25克。
制作:將鹿筋用冷水洗凈,加入沸水浸泡,水冷再換。反復(fù)多次,待鹿筋發(fā)脹后(約需2天),修好凈筋,切成指塊,下鍋。加入生姜、蔥白、料酒和適量清水,用火煨透,除去生姜、蔥白,將鹿筋放入盆子內(nèi)。雞腳用沸水燙透,除去黃衣,斬去爪尖,折去大骨,洗凈后放人盆子內(nèi)。雪蓮花淘洗干凈,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放入盆子內(nèi),面上再放火腿片、蘑菇片,加入骨頭湯、料酒、生姜、蔥白,上籠蒸2小時左右,待鹿筋熟軟時,撈去藥袋,加入味精、食鹽,攪勻后再蒸30分鐘。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祛寒溫陽,強筋健骨。用治肝腎虛寒,關(guān)節(jié)疼痛,腰膝酸弱,手足乏力,陽萎不舉。
姜附燒狗肉
主料:狗肉1000克,熟附片30克,生姜150克。
制作:將狗肉漂洗干凈,切成小塊;生姜洗凈,煨熟。將熟附片裝人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放在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熬煎2小時左右。投入狗肉和生姜、蔥白、加水適量,繼續(xù)燉煮2小時左右,以狗肉熟爛為度。酌加精鹽、味精、胡椒粉等調(diào)味品。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益精,散寒助陽。用治脾腎陽虛,陽萎,早泄,夜尿頻多,畏寒肢冷;或見水腫明顯,反復(fù)發(fā)作,肚腹脹大,小便減少,大便稀薄,腰痛背冷,舌淡胖嫩。
它賽密
主料:羊里脊肉150克,雞蛋黃1枚。
制作:將羊肉刮洗干凈,投入沸水鍋中氽去血水,再用涼水漂洗干凈,切成薄片。將雞蛋黃放在碗內(nèi),酌加適量醬油、淀粉和清水,調(diào)勻成漿,再放入肉片,攪控均勻。在另一碗內(nèi)放入適量白糖、料酒、醋、姜汁、淀粉、醬油和清水,調(diào)成湯汁備用。在鐵鍋中注入足量花生油,用武火燒至五成熱時,投入肉片,迅速撥散,勿使互相粘連。炸10秒鐘后,肉片起卷,呈灰白色,撈出瀝去油。將鐵鍋洗凈,注入少量花生油,用武火加熱,投入肉片和湯汁,迅速翻炒5~7秒鐘,湯汁收濃,淋入芝麻油,再翻炒幾下即成。當(dāng)萊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助陽,補脾養(yǎng)血。用治脾腎陽虛,陽萎,早泄,腰膝冷痛,形態(tài)肢冷。
羊肉補陽湯
主料:羊瘦肉500克,羊脊骨1具,淮山藥50克,菟絲子10克,肉蓯蓉20克,胡桃仁2個,粳米100克,蔥白3根。
制作:將羊脊骨剁成數(shù)節(jié),洗凈。羊瘦肉洗凈后,投入沸水鍋內(nèi)氽去血水,再洗凈,切成條樁?;瓷剿?、菟絲子、肉蓯蓉、胡桃肉洗凈,裝入紗布袋中,扎緊袋口。蔥白拍破,生姜切片,粳米淘洗于凈。將以上羊肉、脊骨、中藥袋、粳米和蔥、姜一并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投入適量花椒、八角及料酒,改用文火燉煮,以羊肉熟爛為度。酌加胡椒粉和精鹽。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益精添髓,用治脾腎陽虛,精髓虧損,陽萎,早泄,耳鳴眼花,腰膝無力。
羊肉蝦米湯
主料:羊肉250克,蝦米25克。
制作:將羊肉刮洗干凈,漂去血水,煮沸,切成薄片,與蝦米一并放在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酌加適量生姜、大蔥、食鹽和胡椒粉。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燉30分鐘左右,以羊肉熟爛為度。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補虛強身。用治脾腎陽虛,陽萎早泄,經(jīng)久不愈,面色灰白,頭暈?zāi)垦?,精神疲憊,腰膝酸軟。
附片羊肉湯
主料:附片3克,羊肉200克。
制作:將附片洗凈,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羊肉洗凈,投入沸水鍋內(nèi),加適量生姜和蔥,煮至斷紅色,撈出,剔去骨,切成肉塊,再用清水漂去血水。在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置于火上,下入羊肉、藥袋和適量生姜、蔥、胡椒粉。先用武火煮沸30分鐘,再改用文火燉煮2~3小時,出羊肉熟爛為度。當(dāng)萊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益氣養(yǎng)血。用治脾腎陽虛,氣血兩虧,陽萎不舉,四肢厥冷,體弱面黃。
雀蛋羊肉湯
主料:雀卵4個,羊肉250克。
制作:將羊肉洗凈后,與雀卵、精鹽、味精、蔥,姜、胡椒一并放入禍內(nèi),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羊肉熟爛為度。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暖中,助陽益精。用治腎虛胃寒,陽萎不舉,腰膝冷痛,胃脘隱痛而喜溫。
當(dāng)歸羊肉羹
主料:羊肉500克,當(dāng)歸25克,黨參25克,黃芪25克。
制作:將羊肉洗凈,投入沸水鍋內(nèi)煮透,再用冷水洗去血沫,切成肉塊,放入砂鍋內(nèi)。另取當(dāng)歸、黨參、黃芪,洗凈,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也放入沙鍋內(nèi),加入適量蔥,生姜、食鹽、料酒和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燉,以羊肉熱爛為度。撈去藥袋,酌加味精。當(dāng)點心食用,吃肉喝湯。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暖胃養(yǎng)血。用治脾腎陽虛,胃氣虛寒,陽萎,腰膝酸軟,反胃嘔吐,怕冷畏寒,身體瘦弱。
枸杞燉羊肉
主料:羊腿肉1000克,枸杞子20克,清湯2000克。,
制作:將羊肉清洗干凈,投入沸水鍋內(nèi)煮透,再丟入冷水中洗去血沫,切成肉塊。取適量生姜切片,蔥切段。將鐵鍋燒熱后投入羊肉和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熗鍋。炒透后將羊肉和姜片一并倒入砂鍋內(nèi),放入枸杞子、清湯和適量食鹽、蔥段,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加上鍋蓋,用文火燉煮,以羊肉熟爛為度。揀去蔥、姜、酌加味精。當(dāng)菜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益精明目,補腎溫中。用洽脾腎虧虛,性欲減退,陽萎早泄。年老體弱者也可食用。
壯陽狗肉湯
主料:狗肉200克,菟絲子3克,附片1.5克。
制作:將狗肉漂洗干凈,放在鍋內(nèi),用沸水煮透,撈入涼水內(nèi),洗凈血沫。晾干后切成小塊,放在鐵鍋內(nèi),加入適量生姜片,加熱煽炒,烹人料酒熗鍋,然后倒在砂鍋內(nèi)。將菟絲子、附片洗凈,放在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也放在砂鍋內(nèi),并加入適量蔥白、食鹽和清湯。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燜燉2小時左右,以狗肉熱爛為度。揀去生姜、蔥白,酌加少量味精。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補中益氣,溫腎助陽。用治脾腎陽虛氣弱,陽萎不舉,精神不振,伙食減少,腰膝酸軟,畏寒乏力。
生燜狗肉
主料:帶骨狗肉1500克,蒜苗90克,生姜60克,陳皮3克,雞清湯1500克。
制作:將狗肉切塊,蒜苗切段,生姜切片。鐵鍋燒熱,將狗肉炒干水分后取出。用武火燒熱鐵鍋,注入花生油,投入適量蒜泥、豆瓣醬和芝麻醬爆炒,再下姜片、蒜苗和狗肉,邊炒邊酌加花生油,炒5分鐘左右,烹入料酒,加入雞清湯、陳皮和適量鹽、醬油、紅糖,燒沸后倒入砂禍內(nèi),加蓋燜90分鐘左右,酌加味精。當(dāng)菜食用。
功用:功能溫腎助陽,補脾健胃。用治脾腎陽虛氣弱,陽萎,早泄,遺精,遺尿和老年體弱者。
淡萊燉狗肉
主料:淡菜100克,狗肉250克。
制作:將淡菜用開水發(fā)軟、洗凈,將狗肉洗凈,切塊。然后將淡菜、狗肉故人沙鍋中,加生姜、胡椒、料酒、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燉至肉熟,加精鹽調(diào)勻。當(dāng)菜食用,吃肉喝湯。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助陽散寒。用治脾腎虛寒,陽萎,腹痛。
狗肉粥
主料:狗肉100克,粳米150克。
制作:將狗肉漂洗干凈,切成碎末。粳米淘凈,放在鍋內(nèi),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10分鐘后,投入狗肉和少量生姜,攪拌均勻,繼續(xù)煎熬15~20分鐘,以肉熟米爛為度。酌加精鹽、味精等調(diào)味品。供早晚餐式點心溫?zé)崾秤谩?/p>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益氣助陽。用治脾腎陽虛,陽萎不舉,遺精遺尿,小便清長,腰膝酸軟,畏寒肢冷。
羊肉粥
主料:瘦羊肉10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將羊肉刮洗干凈,投入沸水鍋中氽去血水,再用涼水漂洗干凈,切成小肉丁。粳米淘洗干凈,與羊肉一并放在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30~40分鐘,以米和羊肉熟爛為度??勺眉咏?、蔥、食鹽和味精等調(diào)料。供早晚餐溫?zé)崾秤谩?/p>
功用:功能溫補脾腎,益氣助陽。用治脾腎陽虛,胃氣虛寒,陽萎,遺精,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胃部脹滿,身體瘦弱。
參麥甲魚
主料:活甲魚1只(1500克左右),人參10克,麥冬6克。
制作:將甲魚宰殺,放沸水中燙15分鐘左右,取出裙邊留用。剖開甲殼,撕去甲殼上的粗皮,去除內(nèi)臟和頭、爪,清洗干凈、切成小塊。人參、麥冬洗凈。將人參、麥冬、姜片、蔥段、食鹽和料酒放入大碗內(nèi),放上甲魚塊,蓋上甲魚殼,加入雞清湯,上籠蒸1小時左右。酌加味精、胡椒粉。當(dāng)萊或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補腎固精,健脾潤肺。用治肺腎虧虛,陽萎,早泄,咳嗽,氣促和年老體弱、病后體虛者。健康人經(jīng)常食用,可收防瘟抗老之功。
蟲草金龜
主料:金錢龜200克,冬蟲夏草10克,沙參12克,火腿瘦肉50克,瘦豬肉200克,雞清湯500克。
制作:將金錢龜宰殺,去除硬殼、頭、爪及內(nèi)臟,洗凈,切成肉塊,用沸水燙后撈出,再用溫水洗凈。瘦豬肉用沸水燙透撈出,再用溫水洗凈。沙參用溫水悶透,切成薄片。將鐵鍋加入豬油燒熱,投入姜片和蔥段煽炒;而后放入龜肉,共炒片刻;再烹入料酒,倒入開水,煮沸5分鐘后,撇去泡沫,撈出。取盆1只,將沙參放在盆底,龜肉蓋在上面,放上蟲草、火腿、豬肉,倒入雞湯和調(diào)料,蓋上盆蓋,隔水燉2~3小時,以龜肉熟爛為度。酌加適量精鹽、味精和胡椒粉。當(dāng)點心食用。
功用:功能滋腎潤肺,養(yǎng)陰補血。用治肺腎陰虛,陽萎,早泄,午后潮熱,干咳咯血,心煩失眠,形體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