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例如,唐山地震時,位于X度區(qū)的唐山鋼廠干部張士勤正在食堂用餐。他那天晚上(3:30左右)沒吃幾口就聽到隆隆聲響,像打雷(地聲),感到地面顫動(地面初期震動),意識到發(fā)生地震。剛跑出5m燈熄了,地連跳帶晃,腳底下像沒了根,心里著急步子邁不開。食堂門窄,平時只能一人通過,地震時擁擠誰也出不去。當摸到門以后剛邁出前腿,整個食堂趴了架被壓住。門內側最慘,有許多人被埋壓,慘不忍睹。從聽到聲響到被埋壓,僅十幾秒時間,在食堂用餐者有30~40人,跑出去十幾個人,一位老者未跑,蹲在飯桌下未受傷,其余二十幾人均被砸死在門口。
(5)“伏而待定”法
一位親身經歷過1920年海原8.5級地震的老者描述:“在屋內感覺地震時,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臉朝下,頭靠山墻,兩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鼻梁上方兩眼之間的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嘴,用鼻子呼吸”(圖2-12)。
此外,地震時也可以蹲下或坐下,蜷曲身體,降低重心;還可以抓住牢固物體,防止摔倒而致傷。
二、困境脫險
震后自救,指地震后人們利用自身的條件排除危險.保存生命的措施。
1、震后困境
強烈地震以后,打破了人們日常的平靜。
(1)失去聯系
如家人傷亡,或找不到親人;或獨自在外,無法與家人聯系;或沒有交通工具,無法回家。這一切給幸存者精神上帶來巨大的創(chuàng)傷。
(2)危險境地
地震使自己身體受傷;或被困在高層建筑內、斷橋上,或其他危險環(huán)境中;或被埋壓在廢墟中。
(3)次生災害
譬如,地震引起的火災、毒氣泄漏、爆炸等;社會治安混亂,壞人趁火打劫,實施犯罪等。
2、應急求生
(1)被埋壓對策
如果地震時不幸被埋壓,在精神上千萬不能崩潰,要樹立生存的勇氣和信心,千方百計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爭取暴露雙手和頭部;保存體力。不要大聲呼喊和勉強行動,當聽到地面有人時,想盡一切辦法發(fā)出呼救信號;防止灰塵嗆悶窒息;如與外界聯系不上,要分析并判斷自己被埋壓的位置,開辟通道,尋找脫險捷徑。萬一費時費力,難以脫險時應立即中止;尋找食物、水、藥品,當面臨被渴死的危險時可以飲尿求生;盡力擴大生存空間;尋找利器,保持空氣流通。
例如,唐山地震后,由于煤礦塌方使開灤煤礦陳樹海等五名礦工被困在井下,他們靠礦井中的水維持生命,熬過15個晝夜以后終于獲救;又如唐山地震時,田惠英年僅12歲,全家被埋在倒塌的樓房里,父母和哥哥相繼死去,她牢記母親囑托“不管怎么樣也要挺著!”“照顧外甥,實在渴了,你們喂他點唾液。他的尿也想法留著,渴極了也頂用”,就這樣在廢墟下堅持三天三夜,終于獲救。
(2)防止新侵害
震后一般余震不斷,生存環(huán)境可能進一步惡化,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等待救援要有一定的時間,要有足夠的耐心;盡量改善生存環(huán)境,設法脫險;聞到有毒有害氣體的異味或灰塵太大時,用濕衣物捂住口、鼻;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穩(wěn)定的懸掛、易倒塌物品;擴大并保護生存空間,設法支撐殘垣斷壁;不要隨便用水、用電,不要使用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氣體充溢;長期處于黑暗中的眼睛,不能立即受強光刺激;進水進食要循序漸進,以免腸胃受害。
(3)迅速脫險
從危房中撤出,到開闊的地方去。臨走時要滅掉明火,關閉煤氣開關,切斷電源和火源;在有關人員指揮下,撤離教室或公共場所,防止擁擠造成傷害;不要輕易回到危房中,謹防余震威脅。盡快與家人團聚并按震前家庭計劃行動,或與服務處所聯系,到規(guī)定的疏散地點避震。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例如,唐山地震時,位于X度區(qū)的唐山鋼廠干部張士勤正在食堂用餐。他那天晚上(3:30左右)沒吃幾口就聽到隆隆聲響,像打雷(地聲),感到地面顫動(地面初期震動),意識到發(fā)生地震。剛跑出5m燈熄了,地連跳帶晃,腳底下像沒了根,心里著急步子邁不開。食堂門窄,平時只能一人通過,地震時擁擠誰也出不去。當摸到門以后剛邁出前腿,整個食堂趴了架被壓住。門內側最慘,有許多人被埋壓,慘不忍睹。從聽到聲響到被埋壓,僅十幾秒時間,在食堂用餐者有30~40人,跑出去十幾個人,一位老者未跑,蹲在飯桌下未受傷,其余二十幾人均被砸死在門口。
(5)“伏而待定”法
一位親身經歷過1920年海原8.5級地震的老者描述:“在屋內感覺地震時,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臉朝下,頭靠山墻,兩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鼻梁上方兩眼之間的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嘴,用鼻子呼吸”(圖2-12)。
此外,地震時也可以蹲下或坐下,蜷曲身體,降低重心;還可以抓住牢固物體,防止摔倒而致傷。
二、困境脫險
震后自救,指地震后人們利用自身的條件排除危險.保存生命的措施。
1、震后困境
強烈地震以后,打破了人們日常的平靜。
(1)失去聯系
如家人傷亡,或找不到親人;或獨自在外,無法與家人聯系;或沒有交通工具,無法回家。這一切給幸存者精神上帶來巨大的創(chuàng)傷。
(2)危險境地
地震使自己身體受傷;或被困在高層建筑內、斷橋上,或其他危險環(huán)境中;或被埋壓在廢墟中。
(3)次生災害
譬如,地震引起的火災、毒氣泄漏、爆炸等;社會治安混亂,壞人趁火打劫,實施犯罪等。
2、應急求生
(1)被埋壓對策
如果地震時不幸被埋壓,在精神上千萬不能崩潰,要樹立生存的勇氣和信心,千方百計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爭取暴露雙手和頭部;保存體力。不要大聲呼喊和勉強行動,當聽到地面有人時,想盡一切辦法發(fā)出呼救信號;防止灰塵嗆悶窒息;如與外界聯系不上,要分析并判斷自己被埋壓的位置,開辟通道,尋找脫險捷徑。萬一費時費力,難以脫險時應立即中止;尋找食物、水、藥品,當面臨被渴死的危險時可以飲尿求生;盡力擴大生存空間;尋找利器,保持空氣流通。
例如,唐山地震后,由于煤礦塌方使開灤煤礦陳樹海等五名礦工被困在井下,他們靠礦井中的水維持生命,熬過15個晝夜以后終于獲救;又如唐山地震時,田惠英年僅12歲,全家被埋在倒塌的樓房里,父母和哥哥相繼死去,她牢記母親囑托“不管怎么樣也要挺著!”“照顧外甥,實在渴了,你們喂他點唾液。他的尿也想法留著,渴極了也頂用”,就這樣在廢墟下堅持三天三夜,終于獲救。
(2)防止新侵害
震后一般余震不斷,生存環(huán)境可能進一步惡化,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等待救援要有一定的時間,要有足夠的耐心;盡量改善生存環(huán)境,設法脫險;聞到有毒有害氣體的異味或灰塵太大時,用濕衣物捂住口、鼻;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穩(wěn)定的懸掛、易倒塌物品;擴大并保護生存空間,設法支撐殘垣斷壁;不要隨便用水、用電,不要使用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氣體充溢;長期處于黑暗中的眼睛,不能立即受強光刺激;進水進食要循序漸進,以免腸胃受害。
(3)迅速脫險
從危房中撤出,到開闊的地方去。臨走時要滅掉明火,關閉煤氣開關,切斷電源和火源;在有關人員指揮下,撤離教室或公共場所,防止擁擠造成傷害;不要輕易回到危房中,謹防余震威脅。盡快與家人團聚并按震前家庭計劃行動,或與服務處所聯系,到規(guī)定的疏散地點避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