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如何正確選用常見皮膚病的外用藥

    春夏之交的氣溫和濕度為細菌、真菌的繁殖創(chuàng)造了條件,加之周圍環(huán)境中蚊蟲的大量滋生,叮咬皮膚,因此,春夏之交是皮膚病高發(fā)時節(jié)。時下,只要走進藥店,就可以看到外用藥品櫥窗內(nèi)皮膚外用藥物琳瑯滿目,價格也參差不齊,有些藥物的外包裝也頗能吸引人們的目光。

    如果您不幸患了皮膚病,面對如此眾多的藥物,如何選擇最適用您的藥物呢?。

    患了皮膚病決不能盲目使用外用藥物,因為藥物使用不當,不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還會對皮膚產(chǎn)生損害甚至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如果您需要皮膚外用藥物的治療,在選擇藥物時就應注意:

    一、根據(jù)發(fā)病的原因選擇藥物。如對膿皰瘡、毛囊炎等細菌感染性皮膚病,應選用抗菌藥物;對于手足癬、花斑癬等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應選擇抗真菌藥物;對于單純皰疹等病毒感染的皮膚病則應選用抗病毒藥物;而對于濕疹、神經(jīng)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膚炎癥,可適當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

    二、根據(jù)皮膚損害的特點選擇藥物劑型。外用藥物用許多種劑型,如溶液、酊劑、粉劑、洗劑、油劑、乳劑、軟膏、糊膏和凝膠等,而目前市面上所出售的皮膚外用藥主要以乳劑和軟膏為主。不同的劑型具有不同的物理作用,因此皮膚損害的特點不同,選用的劑型也不一樣,如急性炎癥性皮損,僅有紅斑丘疹而無糜爛時,可選用粉劑和洗劑;炎癥較重,出現(xiàn)糜爛且滲出較多時,可選用溶液濕敷。如亞急性炎癥性皮損滲出少者,可用油劑;呈干燥脫屑者宜用乳劑或糊膏。對慢性炎癥性皮損,可選用軟膏、乳劑、糊膏等。

    三、根據(jù)皮疹部位選擇藥物。例如面部、陰部皮膚相對較薄嫩,故不宜選擇濃度高、刺激性大的藥物。尤其是面部,更應選擇一些使用后不會留下色素斑的藥物。再例如皮膚毛發(fā)比較多的部位尤其是頭皮,若使用軟膏就不方便,而使用液體制劑則能達到滿意療效。

    四、根據(jù)年齡選擇藥物。因為不同年齡的人其皮膚特點各有所不同,如嬰幼兒的皮膚比較嬌嫩,而成年人尤其是成年男性的皮膚相對較粗厚,因此在為嬰幼兒選擇藥物時,就應選擇刺激性小、作用溫和、副作用少的藥物,而皮膚相對粗厚的成人如果單純使用這些藥物常常達不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另外,在選擇藥物時一定要詳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以便弄清楚藥物的主要成分和適應癥以及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根據(jù)自己皮膚和疾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藥物,既不要認為外包裝越華麗、價格越昂貴的藥物療效也一定越好,也不要認為藥物成分越復雜,適應癥越多的藥物就一定適合于您。

    假如您已選擇好了藥物,在使用前一定要掌握好藥物的使用方法,單一藥物切忌長時間局部使用,這是因為抗菌藥物長期使用會出現(xiàn)耐藥現(xiàn)象,而皮質類固醇激素長期外用則可產(chǎn)生局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及毛囊炎等不良反應。

    最后,提醒在使用皮膚外用藥物的過程中,如果一旦出現(xiàn)原來皮膚病變加重或者皮損性質改變,就應該立刻停藥并及時到醫(yī)院就治,切不可延誤。

更多中藥材
  • 針灸痛不痛?每個人的個人感受不一樣,在針刺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一定的疼痛,特別是在進針,也就是用針灸針刺破人體的表皮,把針灸針刺入人體的穴位的過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這種疼痛通常比較輕微,會控制在人體能夠接受的程度之內(nèi)。當進針之后,通常會進......
  • 拔罐時罐的材質多種多樣,除了傳統(tǒng)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種材質的罐負壓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鐘為宜,因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負壓,而不在于時間。如果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或者直......
  • 火罐和洗澡順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絕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膚處于一種脆弱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膚損傷發(fā)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為此時皮膚處于毛孔張開的狀態(tài),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發(fā)其他疾病。......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積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氣血不暢通三、紫色,并有深淺不一的塊狀風濕四、鮮紅而艷,局部發(fā)熱,陽癥、熱癥、實癥,熱毒熾盛,體質陰虛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顏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虛寒二、(參苓白術散)用于脾胃氣虛三、(香砂養(yǎng)胃丸)用于胃陽不足,濕阻胃氣導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運,還伴有積食最后提醒大家一點,中成藥雖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還是在醫(yī)生的辨證論治下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