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生活巧養(yǎng)生

    養(yǎng)生無定則,只要留意,就連平時的坐、立、臥、行、看,都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坐養(yǎng)神 適當?shù)仂o坐休息,能促使人心平氣和、精神爽快、煩悶消除、毛發(fā)光澤度增加、皮膚潤澤、大便通暢、睡眠良好等,有防病、延年的良好作用。坐姿可根據老年人的習慣和身體狀況而定,如端坐、靠坐、盤坐等,但每次坐的時間不宜過長。老年人入座時,應注意動作要輕、要穩(wěn),入座后姿勢要端正、自然,上身正直,自然放松,下肢自然屈曲,不要含胸弓背,更不要蹺“二郎腿”。坐一段時間后應起來走動一下,使被牽拉的肌肉和韌帶得以放松。注意千萬不要猛然坐下或快速起立。

    以立養(yǎng)骨 適當?shù)恼玖?,可使骨骼肌產生短促迅速的縮張運動,激發(fā)人體新陳代謝,相應地疏通經絡。適當?shù)恼玖⑦€能使氣血下行,血壓降低,精神振奮,有利于大腦的適當休息,使全身舒適。立姿對老年人的活動與精神狀態(tài)都有重要影響。老年人在站立時,身體應自然、平穩(wěn)、端正,兩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傾斜,兩下肢均勻受力,不宜固定某一側。為了保持正確的姿勢,老年人應經常進行適度的全身性活動,以維持肌肉、骨骼、關節(jié)、韌帶的正常功能。

    以臥養(yǎng)氣 臥姿一般以向右側臥、雙腿微彎為最合理。因為這種雙腿微屈、脊椎向前彎的姿勢,可使全身自然放松,此時心臟不致受壓,有利于心臟泵血,對食物的消化、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大有益處。老年人有效睡眠時間比較短,但是在床上休息的時間則長得多。對于長期臥床的老年人,應注意衛(wèi)生,經常翻身,以防發(fā)生褥瘡。老年人的床不宜太軟,以硬板床加較軟而厚的褥墊為宜。

    以行養(yǎng)筋 不拘形式地從容步行,可使全身關節(jié)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對身體的新陳代謝都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一般地說,年紀越大,行走的速度應當越慢,持續(xù)的時間應當越短,但年紀再大也應堅持每天走動走動。行走時身體應注意挺直,上肢自然擺動,步幅均勻有力。若行走困難,應借助手杖或由他人扶行。在身體條件允許時,可以進行快走和慢跑鍛煉。

    以看養(yǎng)血 看些有益的書籍、電視節(jié)目以及觀賞山水風景等,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脾胃健康,血液生化也就充盛,這就是“視養(yǎng)血”的道理。不過“久視則傷血”,必須重視掌握分寸。另外還應注意身體的保暖和膳食的營養(yǎng)搭配,保持氣血充足。

更多中藥材
  • 手術是胃癌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然而手術治療會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胃癌術后并發(fā)癥也時有發(fā)生,這給患者術后康復造成了難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雖然這樣胃癌患者一旦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不要恐慌,積極的處理是關鍵。那么胃癌術后可出現(xiàn)哪些并發(fā)癥?胃癌術后并發(fā)......
  • 胃癌是常見的癌癥之一,胃癌早期的癥狀不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胃癌病變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無轉移至有轉移是一個漸進性過程,因此早期,進展期乃至晚期之間并無明顯界限,不僅如此,各期之間癥狀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變已屆進展期,但癥狀尚不明顯,......
  •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感染過幽門螺桿菌男性,尤其是超過正常體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齡在50歲~80歲之間常吃加鹽腌制蔬菜或煙熏肉和魚等食物吸煙、酗酒接受過胃部手術、胃息肉家族腫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惡性貧血A型血長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煙塵、石棉和鎳的......
  • 胃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消化道腫瘤,據相關資料統(tǒng)計,在全球范圍內胃癌的發(fā)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國更是全球胃癌的高發(fā)區(qū),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腫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為止,手術切除仍然是治療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數(shù)病人確診時已處于......
  • 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癌癥,只是隨著人年齡增長愈易患癌。一般40歲以上最容易患癌。專家指出這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其一,發(fā)生癌癥之前存在一個時間較大的潛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體后,并不是馬上就會發(fā)病,往往要經過15-30年的致癌潛伏期。一般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