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教你用天葵花做藥膳

    天葵花,也稱西洋菜、落菜、軟藤菜、紫葵、御菜、木耳菜、藤兒菜、燕脂豆、滑腹菜等。天葵花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花。

    天葵花含有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成分,并可清熱解毒,解痘毒,又治乳頭破裂。民間治痘后癰毒:用天葵花、綠豆、赤豆、黑豆等分為末,醋調(diào),時時掃涂。

    天葵花拌桑葉

    原料:天葵花150g,嫩桑葉100g,芝麻醬15g,花椒油8g,紅油15g,白糖20g,醋18g,香油10g,五香粉0.5g,川鹽、味精、醬油各適量。

    制作:

    ①嫩桑葉洗凈,投入沸水鍋中焯水至熟,撈起瀝干水待用。

    ②天葵花洗凈,投入沸水鍋中焯水至熟,用純凈水投涼,瀝干水,盛入盤內(nèi),加入嫩桑葉、川鹽、醬油、味精、醋、白糖、芝麻醬、五香粉、香油、紅油、花椒油拌勻即成。

    特點:咸甜酸麻辣香各味兼之,質(zhì)地爽口。

    主要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明目。

    天葵花魚腥草

    原料:天葵花170g,魚腥草150g,生姜細(xì)末25g,醋18g,蔥絲20g,川鹽、味精、香油、醬油各適量。

    制作:①天葵花洗凈,投入沸水鍋中焯水至熟,撈起,用純凈水投涼,瀝干水待用。

    ②魚腥草去雜,洗凈,盛入盤內(nèi),加入天葵花、蔥絲、生姜細(xì)末、川鹽、醬油、醋、香油、味精拌均勻即成。

    特點:腥香咸酸適口。

    主要功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天葵花炒升麻

    原料:天葵花150g,升麻幼苗150g,馬耳蔥20g,生姜絲10g,川鹽、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制作:①升麻幼苗洗凈,改刀成段;天葵花洗凈待用。

    ②炒鍋內(nèi)放色拉油燒至六成熱,下生姜絲、馬耳蔥、川鹽、天葵花、升麻炒至熟,放味精鏟勻,起鍋即成。

    特點:清香爽口。

    主要功能:清熱利咽,解毒消腫。

    天葵花萬壽菊湯

    原料:天葵花200g,干萬壽菊花15g,高級清湯、川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天葵花洗凈,凈鍋內(nèi)放高級清湯,川鹽、干萬壽菊燒沸2分鐘后,下天葵花煮熟,起鍋放味精即成。

    特點:湯清味鮮適口。

    主要功能:清熱解毒,化痰止咳。

    天葵花羊肝湯

    原料:天葵花200g,羊肝200g,生姜片10g,化豬油25g,蔥花20g,水豆粉、鮮湯、味精、川鹽各適量。

    制作:①羊肝洗凈,切成薄片,碼上川鹽、水豆粉待用。

    ②天葵花洗凈,凈鍋內(nèi)放化豬油燒熱,下生姜片炸一下,加入鮮湯、川鹽燒沸,下羊肝片燒沸,撇凈浮沫,放天葵花煮熟,起鍋放味精、蔥花即成。

    特點:咸鮮脆爽可口。

    主要功能:清熱明目,補(bǔ)血養(yǎng)肝,解毒。

更多中藥材
  • 大家一看名字,麻黃根和麻黃根本就是一種東西嘛,名字相像的物種有許多,然而他們有時并不是同一種植物,就像麻黃根和麻黃兩者的功效截然不同;我們來看一下麻黃根和麻黃的區(qū)別,麻黃,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能利水消腫;麻黃根,治陽虛自汗和陰虛盜汗;兩者完......
  • 現(xiàn)在的女性朋友大多數(shù)都在遭受著痛經(jīng)的困擾,有時候來月經(jīng)之后,就會喝紅糖水來緩解痛經(jīng)的情況,紅糖水還具有補(bǔ)血的作用;現(xiàn)在喝紅糖水的方式是越來越多,比如使用生姜加紅糖水具有暖胃驅(qū)寒的作用,生姜蔥白紅糖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喝過,那么生姜蔥白紅糖水的......
  • 我們在做菜的時候都會放一些大蔥,覺得這樣炒出的菜味道更加鮮美,其實大蔥除了可以作為配料以外,還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呢,很多人在感冒發(fā)燒的時候會喝一些蔥白水,這是因為蔥白具有發(fā)汗解表的功效;蘿卜也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蔬菜,那么蔥白蘿卜水的功效與作......
  • 在北方很多家庭都喜歡吃餃子,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選擇包餃子的方式來慶祝新年的到來,餃子的餡兒有很多種,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餡兒都離不開一種東西,那就是蔥,蔥能很好的提升餡兒的味道,而且還能夠去腥味,那么到底蔥白湯的做法及功效是什么......
  • 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民以食為天,無論是我們處在什么惡劣的生活條件之下,只要有食物和水我們都是能夠頑強(qiáng)生活的,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所以漸漸的對身體的健康和營養(yǎng)均衡開始重視了起來,大多數(shù)的朋友都喜歡吃蔬菜,比如紫蘇,那么到底紫蘇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