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在酒泉順利升空。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在太空遨游21個小時后,順利返回地球。
“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并順利返回,是我國航天事業(yè)的新起點??梢灶A料,不久將有更多的航天員,甚至普通人飛上太空,在太空停留更長的時間。生活在航天器中,如何吃、住、睡,身體會發(fā)生哪些變化,這些事情不但普通人十分感興趣,也是飛上太空前科學家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這里就談談航天員在失重狀態(tài)下的骨骼變化。
骨骼的主要功能是保護和支撐機體。在力的作用下,骨骼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受力最大的部位,密度最大,也最堅強。我們可以觀察到,由于外傷、生病等各種原因,肢體肌肉活動減少或受到限制,便會出現(xiàn)骨質疏松。
根據(jù)國外資料,航天員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生活幾個月,其骨質的丟失相當驚人。在太空每停留一個月,會失掉骨質的0.5%。而且不論飛行多長時間,這種脫鈣總在不斷進行,不會終止。據(jù)報告,前蘇聯(lián)聯(lián)盟二號兩名航天員在飛行兩天后跟骨密度分別下降了8.5%和9.6%。骨質脫鈣導致骨質疏松癥,引起全身酸痛,容易發(fā)生骨折、腎結石,甚至導致腎臟損害。
航天員在太空吃的特制的食物包含了人體需要的所有營養(yǎng)成分,當然不會缺少鈣質和維生素D。但是,這并不能阻止骨質疏松的過程(楊利偉在太空時間短,這種變化不明顯)。因此,航天員在太空必須設法進行體育鍛煉,通過肌肉收縮,使骨骼受力,以防止肌肉萎縮,盡量減少骨質疏松。
航天員身體骨骼的變化,對普通人的保健 保健也頗有啟發(fā)。中老年人要防治骨質疏松,光注重補充鈣質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是不夠的,還應運動,尤其是肌肉收縮運動。鍛煉方式應根據(jù)各人年齡、體質和愛好來定,可選擇散步、上下臺階、做體操、游泳等運動,也可利用啞鈴、自行車、劃船器、股四頭肌訓練器及綜合訓練器等進行運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在酒泉順利升空。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在太空遨游21個小時后,順利返回地球。
“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并順利返回,是我國航天事業(yè)的新起點??梢灶A料,不久將有更多的航天員,甚至普通人飛上太空,在太空停留更長的時間。生活在航天器中,如何吃、住、睡,身體會發(fā)生哪些變化,這些事情不但普通人十分感興趣,也是飛上太空前科學家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這里就談談航天員在失重狀態(tài)下的骨骼變化。
骨骼的主要功能是保護和支撐機體。在力的作用下,骨骼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受力最大的部位,密度最大,也最堅強。我們可以觀察到,由于外傷、生病等各種原因,肢體肌肉活動減少或受到限制,便會出現(xiàn)骨質疏松。
根據(jù)國外資料,航天員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生活幾個月,其骨質的丟失相當驚人。在太空每停留一個月,會失掉骨質的0.5%。而且不論飛行多長時間,這種脫鈣總在不斷進行,不會終止。據(jù)報告,前蘇聯(lián)聯(lián)盟二號兩名航天員在飛行兩天后跟骨密度分別下降了8.5%和9.6%。骨質脫鈣導致骨質疏松癥,引起全身酸痛,容易發(fā)生骨折、腎結石,甚至導致腎臟損害。
航天員在太空吃的特制的食物包含了人體需要的所有營養(yǎng)成分,當然不會缺少鈣質和維生素D。但是,這并不能阻止骨質疏松的過程(楊利偉在太空時間短,這種變化不明顯)。因此,航天員在太空必須設法進行體育鍛煉,通過肌肉收縮,使骨骼受力,以防止肌肉萎縮,盡量減少骨質疏松。
航天員身體骨骼的變化,對普通人的保健 保健也頗有啟發(fā)。中老年人要防治骨質疏松,光注重補充鈣質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是不夠的,還應運動,尤其是肌肉收縮運動。鍛煉方式應根據(jù)各人年齡、體質和愛好來定,可選擇散步、上下臺階、做體操、游泳等運動,也可利用啞鈴、自行車、劃船器、股四頭肌訓練器及綜合訓練器等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