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由于供應心臟營養(yǎng)的血管——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病變,引起血管管腔狹窄甚至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影響心臟的功能,從而產(chǎn)生的心臟病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主要表現(xiàn)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心電圖、心肌酶測定、放射性核素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能進一步明確診斷。
控制血壓、血脂、體重和戒煙能有效防止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病人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硝酸酯類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必要時可做冠狀動脈成形術(shù)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shù),效果頗好。
1.少吃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nèi)臟等,少吃肉,多吃水果。
2.節(jié)制飯量,控制體重。
3.限制食鹽的攝入,每日以10克以下為宜。
4.如患高血壓應在醫(yī)師指導下長期服用降壓藥物,使血壓保持在正?;蜉^低水平。
5.生活要有規(guī)律,避免過度緊張和情緒波動。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6.可做輕微的體育活動,如太極拳、廣播操、散步等。
7.常備緩解心絞痛的藥物,以便隨時服用。若有持續(xù)疼痛或服藥不能緩解,應立即到就近的醫(yī)院急診。
冠心病的一級預防
對尚未發(fā)生冠心病的人群,采取預防性措施以預防冠心病的發(fā)生。
1.高危者的一級預防
高危者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水平明顯增高或中度增高并伴有其他冠心病危險因素(高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太低<35毫克/分升,<0.9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太高>160毫克/分升)、高血壓、吸煙、糖尿病、男性>45歲、女性>55歲、有早發(fā)性冠心病家族史者。為減低血膽固醇水平,要戒煙,控制血壓和體力活動,減輕體重等。
2.中度危險者的一級預防
中度危險者指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無其他危險因素者。危險相對較高,但近期內(nèi)不會有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該類人群數(shù)量大,多為青年和中年男女。
3.治療
(1)早期檢出血膽固醇異常并使之減低。有人認為,動脈粥樣硬化到了晚期才開始降低膽固醇,冠心病的危險仍能降至基線水平,這是不正確的。
(2)有指導性地改善飲食習慣和增加體力活動。從美國年齡標化冠心病,推測發(fā)病率降低與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攝入減少而使血膽固醇減低有關(guān),推測年齡>40歲,總膽固醇下降10%,冠心病危險降低50%;年齡>50歲,總膽固醇下降10%,危險下降39%;年齡>60歲,總膽固醇下降10%,危險下降27%。中年人輕度降低膽固醇并維持終生,是十分有效降低冠心病危險的預防措施。
(3)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
4.終生預防
如果從兒童期開始有效預防,在他們成為老年人時,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有可能大大降低。
冠心病的二級預防
1. 指已有冠心病,積極治療危險因素
(1)飲食:既要避免高脂肪飲食,又要確保滿足人體的各種營養(yǎng)素,防止營養(yǎng)不良。
(2)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規(guī)律,睡眠時間合理,防止睡眠不足。
(3)個人習慣:抽煙和酗酒是會導致和加重冠心病的。從預防角度來看,特別是年輕人,應遠離這些不良習慣。
(4)應重視基礎(chǔ)病變的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膽固醇等。
2. 預防心臟病發(fā)作
(1)注意飲食:不要超食;減少膽固醇、脂肪和糖分的攝取量;多吃含有大量水果和蔬菜的均衡飲食;通過適當飲食和運動除去多余的脂肪;不要給心臟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2)不要吸煙。
(3)增加活動:讓生活充滿活力,多走動,爬樓梯而不乘電梯,定時運動。
(4)應對精神壓力:尋求各種途徑來調(diào)解生活上的壓力,你可以培養(yǎng)嗜好或通過運動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情緒,控制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定時檢查身體并遵照醫(yī)生的指示去做。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由于供應心臟營養(yǎng)的血管——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病變,引起血管管腔狹窄甚至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影響心臟的功能,從而產(chǎn)生的心臟病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主要表現(xiàn)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心電圖、心肌酶測定、放射性核素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能進一步明確診斷。
控制血壓、血脂、體重和戒煙能有效防止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病人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硝酸酯類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必要時可做冠狀動脈成形術(shù)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shù),效果頗好。
1.少吃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nèi)臟等,少吃肉,多吃水果。
2.節(jié)制飯量,控制體重。
3.限制食鹽的攝入,每日以10克以下為宜。
4.如患高血壓應在醫(yī)師指導下長期服用降壓藥物,使血壓保持在正?;蜉^低水平。
5.生活要有規(guī)律,避免過度緊張和情緒波動。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6.可做輕微的體育活動,如太極拳、廣播操、散步等。
7.常備緩解心絞痛的藥物,以便隨時服用。若有持續(xù)疼痛或服藥不能緩解,應立即到就近的醫(yī)院急診。
冠心病的一級預防
對尚未發(fā)生冠心病的人群,采取預防性措施以預防冠心病的發(fā)生。
1.高危者的一級預防
高危者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水平明顯增高或中度增高并伴有其他冠心病危險因素(高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太低<35毫克/分升,<0.9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太高>160毫克/分升)、高血壓、吸煙、糖尿病、男性>45歲、女性>55歲、有早發(fā)性冠心病家族史者。為減低血膽固醇水平,要戒煙,控制血壓和體力活動,減輕體重等。
2.中度危險者的一級預防
中度危險者指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無其他危險因素者。危險相對較高,但近期內(nèi)不會有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該類人群數(shù)量大,多為青年和中年男女。
3.治療
(1)早期檢出血膽固醇異常并使之減低。有人認為,動脈粥樣硬化到了晚期才開始降低膽固醇,冠心病的危險仍能降至基線水平,這是不正確的。
(2)有指導性地改善飲食習慣和增加體力活動。從美國年齡標化冠心病,推測發(fā)病率降低與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攝入減少而使血膽固醇減低有關(guān),推測年齡>40歲,總膽固醇下降10%,冠心病危險降低50%;年齡>50歲,總膽固醇下降10%,危險下降39%;年齡>60歲,總膽固醇下降10%,危險下降27%。中年人輕度降低膽固醇并維持終生,是十分有效降低冠心病危險的預防措施。
(3)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
4.終生預防
如果從兒童期開始有效預防,在他們成為老年人時,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有可能大大降低。
冠心病的二級預防
1. 指已有冠心病,積極治療危險因素
(1)飲食:既要避免高脂肪飲食,又要確保滿足人體的各種營養(yǎng)素,防止營養(yǎng)不良。
(2)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規(guī)律,睡眠時間合理,防止睡眠不足。
(3)個人習慣:抽煙和酗酒是會導致和加重冠心病的。從預防角度來看,特別是年輕人,應遠離這些不良習慣。
(4)應重視基礎(chǔ)病變的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膽固醇等。
2. 預防心臟病發(fā)作
(1)注意飲食:不要超食;減少膽固醇、脂肪和糖分的攝取量;多吃含有大量水果和蔬菜的均衡飲食;通過適當飲食和運動除去多余的脂肪;不要給心臟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2)不要吸煙。
(3)增加活動:讓生活充滿活力,多走動,爬樓梯而不乘電梯,定時運動。
(4)應對精神壓力:尋求各種途徑來調(diào)解生活上的壓力,你可以培養(yǎng)嗜好或通過運動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情緒,控制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定時檢查身體并遵照醫(yī)生的指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