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自我按摩

    降壓保健按摩手法共分12節(jié),每天早、中、晚各做1遍,只要持之以恒,對保持血壓的穩(wěn)定,改善自覺癥狀有較好的效果。

    1.調(diào)氣調(diào)神

    取坐位,雙腳平放與肩同寬,腳尖指前方,含胸拔背,雙目平視微閉,右手掌心與左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丹田),全身放松,呼吸調(diào)勻,意念涌泉穴1~2分鐘。

    功效:寧心安神。

    2.按揉太陽穴

    用左、右手食指螺紋面,分別放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后約1寸的太陽穴,從輕到重、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功效:疏風清腦、明目止痛。

    3.摩揉百會穴

    用左(右)手的掌心放在頭頂正中百會穴上,從輕到重、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摩揉1分鐘。功效:醒腦、安神、除煩。

    4.牽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分別牽拉兩耳垂10~15次,或以耳垂發(fā)熱為度,注意牽拉力量適中,動作不要過快。功效:醒腦明目、通竅提神。

    5.梳理頭部

    雙手呈“爪”狀,分別放于面部眉部處,指尖微用力從前額向頭后部作梳頭動作10~15遍。功效:平肝明目、寧神止痛。

    6.推擦頸部

    用左(右)手大魚際,從上至下推擦頸部兩側(cè),交替進行,每側(cè)推擦10~15次。功效:寧神清腦、平肝熄風。

    7.按揉風池穴

    雙手作抱頭狀,拇指螺紋面分別放在頭后頸部兩側(cè)凹陷處的風池穴上,作按揉動作1分鐘,力量從輕到重、從重到輕。功效:疏風清腦、通絡止痛。

    8.點揉膻中穴

    用右手拇指螺紋面,放在胸前正中兩乳頭連線中點的膻中穴上,作順時針、逆時針點揉1分鐘。功效:寬胸理氣、清熱除煩。

    9.按揉內(nèi)關(guān)穴

    用左(右)手的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腕橫紋近心端3橫指的內(nèi)關(guān)穴上,從輕到重、從重到輕、緩慢的按揉0.5~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功效:舒心解郁、理氣除煩。

    10.按壓曲池穴

    用左(右)手拇指螺紋面,放在右(左)上肢肘關(guān)節(jié)橫紋外端的曲池穴上,從輕到重按壓0.5~1分鐘,以感到微微酸脹為度,兩手交替進行。功效:平肝熄風、舒筋通絡。

    11.按揉足三里穴

    用左(右)手的拇指指腹,分別放在左(右)下肢的足三里穴上(掌心按住膝蓋,中指末端向外一橫指處),順時針、逆時針,從輕到重按揉1分鐘。功效:健脾和胃、安神健腦、導血下行。

    12.摩擦涌泉穴

    用左(右)手的掌根分別來回摩擦右(左)腳心(涌泉穴)0.5~1分鐘,摩擦頻率可稍快,使足心有發(fā)熱感。功效:醒腦安神、引血下行。

更多中藥材
  • 最近有聽說過一種名字很好聽而且還有護膚作用的花,就是紫花地丁,可是到底紫花地丁的護膚作用是真的嗎,紫花地丁并沒有護膚作用,那么它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紫花地丁,別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屬側(cè)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高4......
  • 紫花地丁簡稱地丁草,與黃花地丁、蒲公英經(jīng)常同用,紫花地丁的清解瘡毒之力較強宜治療腫、且解蛇毒,那么長期服用地丁草有哪些副作用呢?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治療瘡腫毒,癰疽發(fā)背,丹毒,毒蛇咬傷,目赤腫痛。主要用于咽痛,黃疸,痢疾等癥。臨床應用......
  • 相信針對那些長期站著工作的朋友們來說,工作一天下來都會感到雙腿酸痛,并且腿肚子還犯有脹痛的感覺。其實長期保持著站立的姿勢就非常容易讓我們腿部的血管硬化,從而出現(xiàn)靜脈曲張的癥狀。于是就有朋友提出,靜脈曲張吃啥中藥好呢?帶著大家所提出的這個疑問......
  • 相信針對很多老年朋友來說,最讓他們感到開心的就是自己身體能保持在健康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闪钊烁械竭z憾的是,大多數(shù)老年朋友都會有血壓過高的癥狀,這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因此夏枯草降血壓的效果好嗎?帶著大家所提出的這......
  • 冬病夏治是中醫(yī)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在冬天容易發(fā)作的疾病,等到了夏天進行治療,這樣反而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冬病夏治是在中醫(yī)理論下獲得好的效果的,因此跟中醫(yī)中的穴位是分不開的,這些穴位也是大家比較關(guān)心的。那么,冬病夏治三伏貼穴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