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晉代醫(yī)學家葛洪在其所著的《抱樸子》中記載了一則有趣的故事:上黨有個名叫趙瞿的人,患了麻風病多年,眾醫(yī)治之無效,有垂死之危。外人都說此病傳染,如果不趕快送病人離家,將會殃及子孫。家屬無奈,便將病人送置于野外一山穴中。趙瞿在穴中自怨不幸,晝夜悲泣。
一天,有一仙人路經穴前,聽瞿哭訴,頗為憐憫,于是拿出個藥囊給瞿,并教以服法,便飄忽而去。趙瞿如言服用百余日,身瘡竟然盡悉痊愈,且膚色豐悅玉澤。后仙人又過此地,瞿跪謝再三,并乞問所授囊中何藥。仙人告日:乃松脂耳。瞿再謝而后歸家,家人皆以為鬼,驚愕不已。瞿訴說了原委,才釋解了眾疑。這則故事有迷信色彩,但松香確有治病愈瘡之功。
松香是松科植物馬尾松及其同屬植物樹干中取得的油樹脂,經蒸餾除去揮發(fā)油后遺留的塊狀物。其性味苦、甘溫、無毒,歸肝脾肺經。最早記載該藥的《神農本草經》認為其“治癰疽惡瘡,頭瘍白禿,疥瘙風氣,并安五臟,除熱,久服可輕身不老延年“?,F(xiàn)在公認松香有燥濕殺蟲、拔毒生肌、止癢止痛的功能,為外科常用的外用藥,對治療瘡瘍、皮膚皸裂等多種皮膚病及風濕痹痛、跌打扭挫傷等病,常研末外敷或制成油膏敷貼,也可調成糊狀外涂,取松香、明礬等量,共研細末,用麻油調成糊狀,外涂,可治療毛囊炎。用松香、豬油各適量,煮成糊狀,涂患處,可治療神經性皮炎等。
現(xiàn)代藥理研究也證實,松葉、松脂能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壓、軟化血管;松子有通便、防皺美容、溶石等作用,用來防治多種老年病。
摘自:《現(xiàn)代保健報》文/尚學瑞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晉代醫(yī)學家葛洪在其所著的《抱樸子》中記載了一則有趣的故事:上黨有個名叫趙瞿的人,患了麻風病多年,眾醫(yī)治之無效,有垂死之危。外人都說此病傳染,如果不趕快送病人離家,將會殃及子孫。家屬無奈,便將病人送置于野外一山穴中。趙瞿在穴中自怨不幸,晝夜悲泣。
一天,有一仙人路經穴前,聽瞿哭訴,頗為憐憫,于是拿出個藥囊給瞿,并教以服法,便飄忽而去。趙瞿如言服用百余日,身瘡竟然盡悉痊愈,且膚色豐悅玉澤。后仙人又過此地,瞿跪謝再三,并乞問所授囊中何藥。仙人告日:乃松脂耳。瞿再謝而后歸家,家人皆以為鬼,驚愕不已。瞿訴說了原委,才釋解了眾疑。這則故事有迷信色彩,但松香確有治病愈瘡之功。
松香是松科植物馬尾松及其同屬植物樹干中取得的油樹脂,經蒸餾除去揮發(fā)油后遺留的塊狀物。其性味苦、甘溫、無毒,歸肝脾肺經。最早記載該藥的《神農本草經》認為其“治癰疽惡瘡,頭瘍白禿,疥瘙風氣,并安五臟,除熱,久服可輕身不老延年“?,F(xiàn)在公認松香有燥濕殺蟲、拔毒生肌、止癢止痛的功能,為外科常用的外用藥,對治療瘡瘍、皮膚皸裂等多種皮膚病及風濕痹痛、跌打扭挫傷等病,常研末外敷或制成油膏敷貼,也可調成糊狀外涂,取松香、明礬等量,共研細末,用麻油調成糊狀,外涂,可治療毛囊炎。用松香、豬油各適量,煮成糊狀,涂患處,可治療神經性皮炎等。
現(xiàn)代藥理研究也證實,松葉、松脂能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壓、軟化血管;松子有通便、防皺美容、溶石等作用,用來防治多種老年病。
摘自:《現(xiàn)代保健報》文/尚學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