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羅緒和
川牛膝為莧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其味甘、微苦,性平,有逐瘀通經(jīng)、通利關(guān)節(jié)、利尿通淋的作用。為常用中藥,是四川道地藥材之一,廣泛用于臨床配方及中成藥生產(chǎn)的原料用藥,其需求量逐年增大,市場前景廣闊,是藥農(nóng)增產(chǎn)創(chuàng)收好品種之一?,F(xiàn)將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土壤選擇與整地
川牛膝喜氣候冷涼、濕潤的環(huán)境,一般適宜于海拔在1000m以上的地區(qū)。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層深厚的夾沙土為好,地勢以向陽和排灌良好的平地或緩坡為好。對于土壤瘠薄或過黏重的泥土及低溫地區(qū)都不宜栽培。忌連作。
選擇好地后,深翻土地40cm,多次犁耙,整細土,施足底肥。每畝施堆灑發(fā)酵圈糞5000kg。平地開廂,寬140cm,溝寬20cm,深15cm,坡地也可不開廂。
種植時間與密度
4月初播種,但由于海拔高低不同,一般以化雪后播種,播種宜早播為佳。按行距35cm,窩距24cm,深5cm開窩,窩底要平。每畝用種子500g,用草木灰拌種子,均勻撒到窩里。
中耕除草 播種后第一次除草在5月中下旬,宜淺鋤,并結(jié)合勻苗、補苗,每窩留苗5株;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中耕前,勻苗,去弱、病株,每窩定苗3株,但株與株距要間隔開;第三次中耕除草在8月上旬。第二年中耕除草的次數(shù)和時間,與第一年相同。第三年可收獲,只進行兩次中耕除草。
合理施肥 川牛膝的追肥次數(shù),可在每年結(jié)合中耕除草時,同時進行追肥,一般追肥三次。前兩次在中耕后,追施人畜糞水;第三次在中耕前,施用人畜糞水及火灰,并培土防凍,培土厚度以使根頭幼芽埋入土里6cm為宜。若不培土,根頭易被凍壞。
套種 為了充分利用土地使用率,可每年在川牛膝地里實行間套種玉米,每廂的廂邊種玉米一行,窩距30cm,坡地根據(jù)實際情況套種玉米。
蟲害防治 川牛膝整生長時間,主要有紅蜘蛛蟲害,一般發(fā)生在每年5~6月,天氣干燥時為害嚴重。防治方法,可采用東果乳劑500g加水1000kg,噴霧防治。另外,注意除草,避免與豆、棉花類等間作或鄰作。
采收與加工 川牛膝一般播種后三年即可收獲,采收時期10月底至11月。要求深挖,減少斷根。挖后,抖去泥土,砍去蘆頭,剪掉須根,扎成小把,立放炕上或曬場上。干燥時火力不宜過大,以免走油。半干后,堆放7~10天,回潤后,再炕或曬至全干即成商品藥材。另外,包裝運輸,可用麻袋包裝貯運,放陰涼通風(fēng)處,防受潮發(fā)霉、泛油和蟲蛀。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羅緒和
川牛膝為莧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其味甘、微苦,性平,有逐瘀通經(jīng)、通利關(guān)節(jié)、利尿通淋的作用。為常用中藥,是四川道地藥材之一,廣泛用于臨床配方及中成藥生產(chǎn)的原料用藥,其需求量逐年增大,市場前景廣闊,是藥農(nóng)增產(chǎn)創(chuàng)收好品種之一?,F(xiàn)將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土壤選擇與整地
川牛膝喜氣候冷涼、濕潤的環(huán)境,一般適宜于海拔在1000m以上的地區(qū)。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層深厚的夾沙土為好,地勢以向陽和排灌良好的平地或緩坡為好。對于土壤瘠薄或過黏重的泥土及低溫地區(qū)都不宜栽培。忌連作。
選擇好地后,深翻土地40cm,多次犁耙,整細土,施足底肥。每畝施堆灑發(fā)酵圈糞5000kg。平地開廂,寬140cm,溝寬20cm,深15cm,坡地也可不開廂。
種植時間與密度
4月初播種,但由于海拔高低不同,一般以化雪后播種,播種宜早播為佳。按行距35cm,窩距24cm,深5cm開窩,窩底要平。每畝用種子500g,用草木灰拌種子,均勻撒到窩里。
中耕除草 播種后第一次除草在5月中下旬,宜淺鋤,并結(jié)合勻苗、補苗,每窩留苗5株;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中耕前,勻苗,去弱、病株,每窩定苗3株,但株與株距要間隔開;第三次中耕除草在8月上旬。第二年中耕除草的次數(shù)和時間,與第一年相同。第三年可收獲,只進行兩次中耕除草。
合理施肥 川牛膝的追肥次數(shù),可在每年結(jié)合中耕除草時,同時進行追肥,一般追肥三次。前兩次在中耕后,追施人畜糞水;第三次在中耕前,施用人畜糞水及火灰,并培土防凍,培土厚度以使根頭幼芽埋入土里6cm為宜。若不培土,根頭易被凍壞。
套種 為了充分利用土地使用率,可每年在川牛膝地里實行間套種玉米,每廂的廂邊種玉米一行,窩距30cm,坡地根據(jù)實際情況套種玉米。
蟲害防治 川牛膝整生長時間,主要有紅蜘蛛蟲害,一般發(fā)生在每年5~6月,天氣干燥時為害嚴重。防治方法,可采用東果乳劑500g加水1000kg,噴霧防治。另外,注意除草,避免與豆、棉花類等間作或鄰作。
采收與加工 川牛膝一般播種后三年即可收獲,采收時期10月底至11月。要求深挖,減少斷根。挖后,抖去泥土,砍去蘆頭,剪掉須根,扎成小把,立放炕上或曬場上。干燥時火力不宜過大,以免走油。半干后,堆放7~10天,回潤后,再炕或曬至全干即成商品藥材。另外,包裝運輸,可用麻袋包裝貯運,放陰涼通風(fēng)處,防受潮發(fā)霉、泛油和蟲蛀。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