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廉萬營 河南省中醫(yī)院
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大寒,緊接著大寒的是立春。大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而立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個節(jié)氣?!斑^完大寒,又是一年”。新的一年就又開始了。在此之際,筆者就如何安度冬季,迎接開春采訪了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南中醫(yī)學院毛德西教授。
在大寒到立春前的這段時間,大致處于數(shù)九隆冬的四九、五九階段。農(nóng)諺說:“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币馑际钦f: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河面結冰,江河封流;而一旦進入五九、六九,氣候開始逐漸轉暖,沿河的柳樹就發(fā)新芽了。因此,從大寒到立春這段時間,正是天氣由冷逐漸轉暖的階段,氣候特點由“冬藏”轉至“春生”,養(yǎng)生保健也要隨之“轉軌”,生活飲食起居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進補要減量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人生于自然,就應該順應自然規(guī)律,才能夠“盡享天年”。冬季根據(jù)個人體質適量進補,符合冬藏的養(yǎng)生原則。但在大寒到立春的這段時間里,不管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的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的舒暢、升發(fā)、條達的季節(jié)特點。
在我國北部比較寒冷的地方,有吃狗肉、羊肉以及辛辣刺激食物來保暖、進補的習慣,但在立春到來前,最好把動物類的進補食物改為植物性的,如靈芝、鮮菇湯等,另外還要戒煙限酒。還要考慮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fā)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對于口味較重的北方人來說,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咸味入腎,過量易傷腎氣,不利用保養(yǎng)陽氣。
鍛煉見太陽
自冬至日起,自然界陽氣始生。但到立春前,陽氣仍然處于較低水平的相對閉藏狀態(tài)。在大寒到立春這段時間里,氣候仍然寒冷干燥,在養(yǎng)生方面還要順應大自然這種封藏之性,早睡晚起,等到日出再起床鍛煉,因為日出象征著陽氣的強壯,此時運動,不易被寒所傷,這對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
冬季運動,要適當加強四肢的鍛煉,尤其手和腳等陽氣不易到達的地方,應該想辦法多活動活動,比如在天氣好的時候多走走路、騎騎車,經(jīng)常踢踢腿、甩甩胳膊,按摩一下手、腳(上肢按摩可選取十宣穴、勞宮、內關,下肢可選取涌泉、足三里,男性可加用陽陵泉,女性可加用陰陵泉、三陰交穴)。經(jīng)常按摩手、腳,對心臟也很有益處。傳統(tǒng)運動八段錦動作舒緩,全身活動充分,也很適合冬季鍛煉。
取暖別走樣
雖說天氣即將逐漸轉暖,但大寒到立春這段時間還是非常冷的,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尤其如此,這段時間防寒保暖很有必要。但是室內溫度不要過高,16℃~20℃即可。雖然“就溫遠寒”是冬季養(yǎng)生總的原則,但是有的人為了身體舒適,時常把室內溫度調到25℃以上,取暖走了樣,變成了“取熱”,稍微活動就會出汗,再出門時遇到寒風就容易患病,小兒、老年人最易受害。經(jīng)常出汗容易耗散陽氣,而冬季養(yǎng)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勿擾其陽”。因此室內取暖溫度不宜過高。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廉萬營 河南省中醫(yī)院
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大寒,緊接著大寒的是立春。大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而立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個節(jié)氣?!斑^完大寒,又是一年”。新的一年就又開始了。在此之際,筆者就如何安度冬季,迎接開春采訪了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南中醫(yī)學院毛德西教授。
在大寒到立春前的這段時間,大致處于數(shù)九隆冬的四九、五九階段。農(nóng)諺說:“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币馑际钦f: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河面結冰,江河封流;而一旦進入五九、六九,氣候開始逐漸轉暖,沿河的柳樹就發(fā)新芽了。因此,從大寒到立春這段時間,正是天氣由冷逐漸轉暖的階段,氣候特點由“冬藏”轉至“春生”,養(yǎng)生保健也要隨之“轉軌”,生活飲食起居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進補要減量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人生于自然,就應該順應自然規(guī)律,才能夠“盡享天年”。冬季根據(jù)個人體質適量進補,符合冬藏的養(yǎng)生原則。但在大寒到立春的這段時間里,不管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的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的舒暢、升發(fā)、條達的季節(jié)特點。
在我國北部比較寒冷的地方,有吃狗肉、羊肉以及辛辣刺激食物來保暖、進補的習慣,但在立春到來前,最好把動物類的進補食物改為植物性的,如靈芝、鮮菇湯等,另外還要戒煙限酒。還要考慮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fā)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對于口味較重的北方人來說,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咸味入腎,過量易傷腎氣,不利用保養(yǎng)陽氣。
鍛煉見太陽
自冬至日起,自然界陽氣始生。但到立春前,陽氣仍然處于較低水平的相對閉藏狀態(tài)。在大寒到立春這段時間里,氣候仍然寒冷干燥,在養(yǎng)生方面還要順應大自然這種封藏之性,早睡晚起,等到日出再起床鍛煉,因為日出象征著陽氣的強壯,此時運動,不易被寒所傷,這對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
冬季運動,要適當加強四肢的鍛煉,尤其手和腳等陽氣不易到達的地方,應該想辦法多活動活動,比如在天氣好的時候多走走路、騎騎車,經(jīng)常踢踢腿、甩甩胳膊,按摩一下手、腳(上肢按摩可選取十宣穴、勞宮、內關,下肢可選取涌泉、足三里,男性可加用陽陵泉,女性可加用陰陵泉、三陰交穴)。經(jīng)常按摩手、腳,對心臟也很有益處。傳統(tǒng)運動八段錦動作舒緩,全身活動充分,也很適合冬季鍛煉。
取暖別走樣
雖說天氣即將逐漸轉暖,但大寒到立春這段時間還是非常冷的,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尤其如此,這段時間防寒保暖很有必要。但是室內溫度不要過高,16℃~20℃即可。雖然“就溫遠寒”是冬季養(yǎng)生總的原則,但是有的人為了身體舒適,時常把室內溫度調到25℃以上,取暖走了樣,變成了“取熱”,稍微活動就會出汗,再出門時遇到寒風就容易患病,小兒、老年人最易受害。經(jīng)常出汗容易耗散陽氣,而冬季養(yǎng)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勿擾其陽”。因此室內取暖溫度不宜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