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胃痛不等于胃病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位于劍突下、肚臍上的中上腹部疼痛,大多由胃及十二指腸疾病引起。此外,膽囊、胰腺、肝左葉、總膽管以及心肺等器官都緊貼或臨近中上腹部,這些臟器出現(xiàn)病變同樣可引起“胃痛”。此外,胃?。òㄎ讣笆改c疾病)不一定有胃痛的癥狀,如有相當(dāng)一部分慢性萎縮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僅以上腹飽脹、噯氣、呃逆、納呆為主癥,往往沒有疼痛或疼痛不明顯。那么,哪些胃和十二指腸之外的疾病可引起胃痛呢?

    一是膽道疾病。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膽石性膽囊炎、膽道蛔蟲癥等膽道疾病患者多有中上腹部或右季肋下的不規(guī)則隱痛及不適感,有時還可出現(xiàn)上腹部飽脹、噯氣等酷似胃病的癥狀。病情常因進(jìn)食油膩等而誘發(fā)或加重。許多病人因此長期被誤診為胃痛,按胃病治療無效,查胃鏡又沒有特殊異常,一查B超才知道患了膽道疾患。

    二是肝膽惡性腫瘤。如肝癌(尤以左葉肝癌多見)、膽囊癌及總膽管癌等都可見胃痛,并出現(xiàn)上腹部飽脹、乏力、納差、黃疸等癥狀體征,極易被誤診為胃病而失去早期診斷和治療機會。做腹部B超、CT和胃鏡可鑒別。

    三是胰腺疾病。胰頭癌、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腫患者也常有中上腹部隱痛及惡心、嘔吐等癥狀,易與胃病混淆。腹部B超、CT和胃鏡、血尿淀粉酶等檢查可資鑒別。

    四是心肌梗死。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別是下壁急性心梗時不一定都會出現(xiàn)心前區(qū)絞痛,可僅訴胃痛或中上腹部不適,并伴有惡心、嘔吐。如果不做心電圖檢查,盲目按胃病檢查治療,很容易錯過搶救機會而發(fā)生意外。

    五是下葉肺炎。當(dāng)大葉性肺炎位于左右兩側(cè)肺的下葉時,病人可以出現(xiàn)中上腹部疼痛,酷似胃病,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咳嗽、咯鐵銹色痰,聽診可有濕鳴音,X線檢查可有模糊隱影等。做胃鏡及X線檢查可鑒別。(伏新順)

更多中藥材
  • 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葉。艾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緣。分布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5至7月花尚未開、葉正茂盛時,采葉陰干。艾葉多皺縮,有短柄,完整葉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
  • 金不換又稱田七屬于同種多年生草本。金不換和田七只是叫法不同而以,它原屬于同種只是不同的稱謂,高達(dá)30~60厘米。根莖短,具有老莖殘留痕跡;根粗壯肉質(zhì),倒圓錐形或短圓柱形,長約2~5厘米,直徑約1~3厘米,有數(shù)條支根,外皮黃綠色至棕黃色。金不......
  • 金不換是中藥三七的別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藥學(xué)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xué)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那么,金不換的功......
  • 相信針對很多老年朋友來說,最讓他們感到開心的就是自己身體能保持在健康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闪钊烁械竭z憾的是,大多數(shù)老年朋友都會有血壓過高的癥狀,這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因此夏枯草降血壓的效果好嗎?帶著大家所提出的這......
  • 中醫(yī)的發(fā)展已經(jīng)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且中醫(yī)在治療疾病上面是屬于標(biāo)本皆治的。像西醫(yī)只是治標(biāo)而不治本的。所以對于有些疾病通過中醫(yī)的治療是起到徹底治療的效果。但是在中醫(yī)治療的時候,必須要注意的就是吃中藥的禁忌問題。因為我們注意到了吃中藥的禁忌,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