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藏醫(yī)的修德養(yǎng)生

    元旦尖措 青海藏醫(yī)藥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養(yǎng)生要先養(yǎng)德,德不修則壽損。宇妥·元旦貢布曾經(jīng)說過,對人要“心力正而義廣胸懷,常懷慈悲賢良菩提心。”因為一個人如果不重視自己的德行修養(yǎng),那么就會被名利私心所桎,終日胡思亂想,寢食不安。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吃遍山珍海味、靈丹妙藥,也無法延年益壽,只會加速機體的衰老。那么,正確的精神內(nèi)養(yǎng)應(yīng)該達到怎樣的境界呢?《四部醫(yī)典》中說:“情志赤巴住于心臟間,心廣自豪做事按意愿?!薄拔骞驶磉_豐美呈煥發(fā)?!币簿褪且{(diào)攝精神,避免情感的大起大落,防止氣息逆亂,陰陽失調(diào),這樣方能夠有效地預防疾病。人們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只有良好的情緒才能有利于身體健康。

    一般境界的做人準則

    一般境界的做人準則為守信,常做好事來補過,爭做別人不愿做的好事,凡事要慎察,三思而后行,不輕信人言,不說慌言,不泄密,對仁者要說心里話,對敵人要耐心教化,尊敬師長,愛憐惜貧,互相幫助,勤儉持家,有恩必報,謙遜不驕,知錯悔改,知足思樂,好施善舍,不嫉高貴,不鄙下人,不謀人財,不做后悔之事,不報復,不賭博,待人正直,寬宏大量,凡事兢兢業(yè)業(yè)等。

    高境界的做人準則

    高境界的做人準則是拜良師學習,知識要淵博,明事理;嚴格遵守佛教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離間、不惡言、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怒、不邪見等十不信條;從身、語、心三方面進行全面修養(yǎng),發(fā)菩提之心,即發(fā)慈悲、博愛之心。藏傳佛教認為,愛戴生命、珍惜生命是菩提心的基礎(chǔ),一切眾生是平等的,無論是龐然大物,還是最脆弱的微生物,它們的生命沒有大小之分,不得任意暴殄。殺生害命是大逆不道的,因而要悲憐眾生,恩被蟲豸草木,與動植物和諧相處。(全文完)

更多中藥材
  • 第一,就是像我說的病程較長,通常這類患者來就告訴你,老師啊,我這個腰疼啊好多年了,而且久治不愈,總是困擾著我。第二個特點,這類腰疼就是得勞則作。這種腰疼不是像我之前跟大家講的,成天沒完沒了的疼。有的時候能緩解一點兒,有的時候加重一點,也就是......
  • 第一,來找我的時候,就是告訴我這個返酸特別的嚴重,整個這種食道都是這種灼熱不適的感覺。吃什么奧美拉唑,或者膠體果膠鉍等等這一類的藥物。好幾天兒,然后又反復的發(fā)作,再有就是胃脹,這兩個癥狀導致它進食非常的不愉快,什么都不敢吃,吃多一點胃就受不......
  • 那么肛是指肛門,我們古代,稱肛門為谷道,那么古人有這樣一句話。叫做日撮谷道100遍,治病消疾又延年,這是古人的智慧,告訴我們,每天收縮、收緊這種肛門100遍,也就是這種提肛運動,治病消疾又延年,而且古人還說了,谷道宜常撮,就是指,我們每天生......
  • 患者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小男孩兒,他來診的時候就告訴我說咳嗽已經(jīng)有半個月了,半個月之前,得了感冒,發(fā)了幾天燒,自己吃點藥之后緩解了,不發(fā)熱了。然后,現(xiàn)在主要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咳嗽,咯黃痰,嗓子也不疼,肺子里面也沒有說胸悶的感覺,鼻子也通氣兒,鼻子也......
  • 就是告訴我們,春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jié),溫差變化比較大,那么在春天我們要多穿一點兒,不要說特別怕熱,一熱就著急把衣服全剪掉。秋天,你也不要著急加衣,一定要是根據(jù)氣溫的變化來適當?shù)脑鰷p衣物,調(diào)攝寒溫,避免出現(xiàn)了這種,因為過寒過熱導致人體發(fā)生疾病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