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氣下陷兼小便不禁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陳××,三十五歲,于孟冬得大氣下陷兼小便不禁證。

    【病因】

    稟賦素弱,恒覺呼吸之氣不能上達,屢次來社求診,投以拙擬升陷湯,即愈。后以出外勞碌過度,又兼受涼,陡然反復甚劇,不但大氣下陷,且又小便不禁。

    【證候】

    自覺胸中之氣息息下墜,努力呼之猶難上達,其下墜之氣行至少腹,小便即不能禁,且覺下焦涼甚,肢體無力,其脈左右皆沉濡,而右部寸關之沉濡尤甚。

    【診斷】

    此胸中大氣下陷之劇者也。此證因大氣虛陷,心血之循環(huán)無力,是以脈象沉濡而遲,肺氣之呼吸將停,是以努力呼氣外出而猶難上達。不但此也,大氣雖在膈上,實能斡旋全身統(tǒng)攝三焦,今因下陷而失位無權,是以全身失其斡旋,肢體遂酸軟無力,三焦失其統(tǒng)攝,小便遂泄瀉不禁。其下焦涼甚者,外受之寒涼隨大氣下陷至下焦也。此證之危已至極點,當用重劑升舉其下陷之大氣,使復本位,更兼用溫暖下焦之藥,祛其寒涼庶能治愈。

    【處方】

    野臺參(五錢)烏附子(四錢)生懷山藥(一兩)煎湯一盅溫服,此為第一方。又方生箭(一兩)生懷山藥(一兩)白術(四錢炒)凈萸肉(四錢)萆(二錢)升麻(錢半)柴胡(錢半)共煎藥一大盅,溫服。此為第二方。先服第一方,后遲一點半鐘即服第二方。

    【效果】

    將藥如法各服兩劑,下焦之涼與小便之不禁皆愈,惟呼吸猶覺氣分不足,肢體雖不酸軟,仍覺無力。遂但用第二方,將方中柴胡減去,加桂枝尖錢半,連服數劑,氣息已順。又將方中升麻、桂枝,皆改用一錢,服至五劑,身體健康如常,遂停藥勿服。

    【說明】

    或問此二方前后相繼服之,中間原為時無多,何妨將二方并為一方?答曰︰凡欲溫暖下焦之藥,宜速其下行,不可用升藥提之。若將二方并為一方,附子與升、柴并用,其上焦必生煩躁,而下焦之寒涼轉不能去。惟先服第一方,附子得人參之助,其熱力之敷布最速,是以為時雖無多,下焦之寒涼已化其強半;且參附與山藥并用,大能保合下焦之氣化,小便之不禁者亦可因之收攝,此時下焦受參附山藥之培養(yǎng),已有一陽來復,徐徐上升之機。已陷之大氣雖不能因之上升,實已有上升之根基。遂繼服第二方,黃與升柴并用,升提之力甚大,借之以升提下陷之大氣,如人欲登高山則或推之,或挽之,縱肢體軟弱,亦不難登峰造極也。且此一點余鐘,附子之熱力已融化于下焦,雖遇升柴之升提,必不至上升作煩躁,審斯則二方不可相并之理由,及二方前后繼服之利益不昭然乎。

更多中藥材
  • 中醫(yī)辨證治療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國是胃癌大國,所以每年都會有數萬人因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數萬人因治療方法不當或者是治療不及時走向死亡。專家說:因為患者年齡、病情、癥狀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藥治療,一定要辯證施治。......
  • 胃癌是全球范圍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死因,每年約80萬人新發(fā)胃癌、75萬人死于胃癌。亞洲地區(qū)的中國、日本、韓國發(fā)病人數最多,約占全球胃癌人數的3/4。胃癌是我國惡性腫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北方地區(qū)的發(fā)病率要高于南方。那么,胃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現在......
  • 一般來說胃癌病因飲食的原則是,首先在飲食中要保護胃黏膜,避免辛辣、油煎、生冷等,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其次飲食中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增加優(yōu)質的蛋白質和攝入量。胃癌患者在飲食中應該注意少食多餐,如每日分五餐進行。患者可多喝一些酸牛奶,酸牛乳中......
  • 胃癌已經成為危害社會和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困擾。為了減少胃癌的發(fā)病率,我們應該掌握有關于胃癌晚期的治療。由胃癌晚期手術治療根治性差,預后也較差,對于體質弱,有轉移的晚期患者來說,手術治療多不做考慮。雖然消化道外......
  • 一項研究獲得重大發(fā)現:每天服用大劑量的葉酸可降低胃癌發(fā)生的危險性。關于這項研究的論文在最新出版的世界著名的權威性胃腸病學雜志《Gut》上發(fā)表。葉酸是一種存在于柑桔類和綠葉植物中的維生素B,公認缺乏葉酸可增加腫瘤發(fā)生的危險性,但人們尚不清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