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治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驗案

    仇毅 王永瑞 黃飛 黃衍強 山東省淄博延強醫(yī)院

    烏梅丸出自《傷寒論》的厥陰病篇,附原文338條之下,主治蛔厥,又主久瀉久痢,近代臨床醫(yī)家用之治療各種疑難雜病屢見報導(dǎo)。滋陰生血膠囊為我院院內(nèi)制劑,主要成分有黃芪、生地、阿膠、牛黃等,功效為益氣養(yǎng)陰,涼血解毒,常用來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液病。筆者在臨床中曾用烏梅丸聯(lián)合滋陰生血膠囊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患者1例,效果顯著。

    患者,張某某,男,59歲。2009年5月27日初診。

    2004年6月因頭暈乏力10天入住山東省立醫(yī)院,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難治性貧血(MDS-RA)。西醫(yī)予以康力龍、維甲酸、強的松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血象呈下降趨勢,且副作用明顯,必須定期輸注紅細胞與血小板維持正常生活,間或服用養(yǎng)血補腎中藥,效果不佳。2009年5月23日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1.5×109/L、血紅蛋白35g/L、血小板2×109/L??滔掳Y見:乏力頭暈,口干口渴,心慌胸悶、惡心嘔吐,面色晦暗、食欲不振,飲冷即腹痛腹瀉,肛門有下墜感,牙齦出血,舌淡白,苔薄黃,脈弦細滑。證屬胃熱腸寒,寒熱錯雜,用烏梅丸加味。處方:烏梅15克,細辛3克,干姜6克,炮附子10克(先煎),桂枝5克,川椒3克,黃連10克,黃柏5克,白芍10克,黨參12克,淫羊藿15克,菟絲子15克,地骨皮10克,鹿角膠6克(烊化)。7劑,水煎服。滋陰生血膠囊每次6粒,每日3次,堅持服用。

    2009年6月7日二診:服上方效欠佳,癥狀基本同前,上方辨證用方無誤,考慮應(yīng)與淫羊藿、菟絲子、地骨皮、鹿角膠等所加藥物有關(guān),致使方中寒熱不均,故囑將上四味去之,續(xù)用5劑。

    2009年6月14日三診:訴服上方諸癥減輕,腹瀉已止,腹痛,肛門下墜感,舌淡,苔薄黃,脈弦滑,較前有力,方知仲景之方用藥精當(dāng),不可隨意增減。上方續(xù)服7劑。

    2009年6月23日四診: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1.8×109/L、血紅蛋白60g/L、血小板4×109/L,訴服上方效佳,但感風(fēng)寒之邪,咳嗽,又因食生冷,致腹瀉如水,腸鳴便溏,牙齦出血加重,舌淡,苔白薄黃,脈浮弦緩,此為寒重于熱,脾陽不足,上方加干姜至8克以溫補脾陽,加肉桂6克以補火助陽,加仙鶴草30克以收斂止血。續(xù)服,囑不適來診。

    2009年7月12日五診:服上方效佳,腹瀉止,納可,但牙齦出血不易止住,舌淡白,苔白薄黃,脈弦細有力,因桂枝傷陰動血,故去桂枝,加肉桂至8克,續(xù)服。囑不適來診。

    2009年9月10日六診:訴輸血間期逐漸延長,至今已有60多天未再輸血,近期未再出現(xiàn)腹瀉腹痛癥狀,納可,牙齦偶爾出血但可自行止住,未訴其他異常。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1.9×109/L、血紅蛋白67g/L、血小板12×109/L,血象較前好轉(zhuǎn),雖仍較正常值偏低,但一直未見感染、出血不止等異常情況。囑上方堅持服用,以鞏固療效。后隨訪6個月,未曾輸血,病情、血象一直保持穩(wěn)定。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一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細胞或多能干細胞的異質(zhì)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無效造血和高危演變?yōu)榧毙运柘蛋籽?,臨床表現(xiàn)為造血細胞在質(zhì)和量上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異常變化。1982年由FAB協(xié)作組建議確立病名,并將MDS分為五型,其中MDS-RA為其中的一個類型。

    MDS-RA屬于祖國醫(yī)學(xué)“虛勞”、“熱勞”、“血癥”等范疇,一般中醫(yī)治療多從脾、腎考慮。本案患者病情病情復(fù)雜,纏綿難愈,后期出現(xiàn)久瀉不愈,且癥狀寒熱錯雜,邪氣已從太陰、少陰傳至厥陰,當(dāng)從厥陰論治。厥陰又稱一陰,其臟腑體現(xiàn)于肝及心包。肝與心包均藏相火,為陰中有陽之臟,陰中之陽貴在敷布,貴在條達,貴在生生不息。因而方藥選用仲景之烏梅丸與我院純中藥院內(nèi)制劑滋陰生血膠囊。烏梅丸寒熱并用,使熱清寒解,肝氣條達,心包敷布,諸癥自消。滋陰生血膠囊益氣養(yǎng)陰以助少陽生發(fā)之氣血,涼血解毒以清少陽被郁之火熱。正如唐容川《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言:“血色,火赤之色也,火者心之所主,化生血液,以濡周身。火為陽,生血之陰,既賴陰血以養(yǎng)火?!敝T藥合用,使陰陽互生,少陽之氣得以條達,生生不息,而敷布于機體,陰得陽之溫煦,陽得陰之資助,陽氣漸旺,氣血始生,用藥后患者癥狀好轉(zhuǎn),病情穩(wěn)定,血象回升,并且不再依靠輸血維持生命,效果顯著。經(jīng)方之妙,可見一斑。

更多中藥材
  • 其實并不是這樣,中醫(yī)有一部經(jīng)典《黃帝內(nèi)經(jīng)》,它所談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說人體的五臟六腑有問題,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發(fā)咳嗽的癥狀,不單單是肺臟的問題才引起咳嗽。那么在臨床的工作當(dāng)中,我跟大家舉一個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
  • 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經(jīng)83歲高齡了。說起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鐵桿粉絲,因為在近兩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幾次來找到我進行口服中藥來調(diào)理身體,現(xiàn)在她狀態(tài)非常不錯,每天都能夠生活自理,活動,鍛煉都非常的自如。當(dāng)時這位老者來找到我的時候,表現(xiàn)......
  • 當(dāng)時她就告訴我說,最近一段時間我只要一活動大勁兒了,我就是有的時候胃疼,疼一陣就過去了,有的時候表現(xiàn)出來牙疼,疼一陣也過去了。通常是前胸有一些疼痛的感覺,悶痛的感覺,上不來氣兒,然后一會兒也過去了。這個地方疼的時候,家里就告訴我說,你這有可......
  • 他來找到我的時候,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就是重度的乏力,整個人特別沒有精神頭,我躺那兒或者是我坐那一會兒我就能睡著,什么事兒都不想干。再有就是消化系統(tǒng)的癥狀也是非常的典型,就是胃脹,有的時候會是胃疼,反酸,燒心,打飽嗝,感覺口干口苦,口里邊有異味兒......
  • 我們中醫(yī)概括為這種叫里急后重,然后,吃東西也不容易消化,總感覺容易打嗝,口里邊總是有這種酸腐的氣味。舌體胖大,邊有齒痕,但是顏色是淡暗的,苔黃白而膩,脈沉緩無力。就是這樣一位慢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患者,這一段時間病情比較重,那么今天我通過這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