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滋心陰口服液

    處方

    麥冬、赤芍、北沙參、三七

    性狀

    為紅棕色的澄清液體;氣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

    以上四味,麥冬、北沙參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5%,靜置,濾過,濾液備用;三七粉碎成粗粉,用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備用;藥渣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5%,靜置,濾過,濾液與上述麥冬、北沙參的濾液合并,回收乙醇,藥液備用;赤芍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用1%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8,加2%明膠溶液適量,使沉淀完全,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5%,靜置,濾過,濾液再加乙醇使含醇量為85%,靜置,濾過,濾液加收乙醇,濃縮至適量,與上述各備用藥液合并,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加入附加劑適量,灌裝,即得。

    功能主治

    滋養(yǎng)心陰,活血止痛。用于心陰不足,胸痹心痛,心悸,失眠,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規(guī)格

    每支裝10ml。

    貯藏

    密封,置陰涼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外臺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湯別名葶藶苦酒湯(《類證活人書》卷十六)。處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 葶藶(熬,杵膏)9克 生艾汁(無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搗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傷寒七八日,內(nèi)熱不解,發(fā)狂煩躁,面赤嚼痛。用法用量上藥煎取......
  • 處方艾不拘多少。制法燒灰細研。功能主治吐血。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新汲水調(diào)下。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八......
  • 處方艾葉(燒灰留性)2錢,白龍骨2錢,定粉2錢,肉豆蔻1枚(面裹煨熟),黃丹半錢(火煅飛過)。制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每1兩作40丸,捏作餅子。功能主治小兒吐瀉,日夜無度。用法用量每服1餅子,先取油燈盞,水洗過,乳食前煎油燈盞湯化下。摘錄《......
  • 處方黃連(去須)1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14粒,膽礬(研)半豆許,鉛丹(研)半兩,膩粉1分。制法上藥再同研勻,入粟米粥和,以艾煙熏之,為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綿裹井花水浸,點眼。摘錄《圣濟總錄》卷一......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艾煎丸處方人參 川芎 菖蒲各30克(節(jié)密,炒)熟艾120克(糯米飲調(diào)作餅,焙干)食茱萸(湯洗)當歸各22克 白芍藥 熟干地黃各45克制法上為末,煮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補營衛(wèi),固經(jīng)脈。婦人崩漏,小腹?jié)M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