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吳茱萸15克(水洗去涎,焙干,炒)
上藥為末。
散寒降逆。治心腹冷氣攻沖,脅肋疼痛。
以米60克,一同煮粥,空腹食之。
吳茱萸2克 粳米50克 生姜2片 蔥白2莖
將吳茱萸研為細(xì)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吳茱末及生姜、蔥白,同煮為粥。
補(bǔ)脾暖胃,溫中散寒,止痛止吐。適用于虛寒性痛經(jīng)以及脘腹冷痛、嘔逆吞酸。
每日早晚服用。3~5天為一療程。
用量不宜過大,宜從小劑量開始。一切熱癥、實(shí)證或陰虛火旺的病人忌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吳茱萸15克(水洗去涎,焙干,炒)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散寒降逆。治心腹冷氣攻沖,脅肋疼痛。
用法用量以米60克,一同煮粥,空腹食之。
摘錄《飲膳正要》卷二《食鑒本草》:吳茱萸粥處方吳茱萸2克 粳米50克 生姜2片 蔥白2莖
制法將吳茱萸研為細(xì)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吳茱末及生姜、蔥白,同煮為粥。
功能主治補(bǔ)脾暖胃,溫中散寒,止痛止吐。適用于虛寒性痛經(jīng)以及脘腹冷痛、嘔逆吞酸。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服用。3~5天為一療程。
注意用量不宜過大,宜從小劑量開始。一切熱癥、實(shí)證或陰虛火旺的病人忌服。
摘錄《食鑒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