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吳茱萸丸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吳茱萸丸處方

    吳茱萸、細(xì)辛、白茯苓(去皮)、獨(dú)活(去蘆)、木香、山茱萸(去核)、牛膝(酒浸)、石斛、萆薢(酒浸),各半兩。附子(炮.去皮臍)、芎藭,各二兩。

    炮制

    上為細(xì)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腎經(jīng)虛損,惡風(fēng)多汗,面色浮腫,腰膝疼痛,形色憔悴,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空心用盬湯送下,日進(jìn)二次。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全生指迷方》卷四:吳茱萸丸處方

    吳茱萸(炒)30克 橘皮(洗)60克 附子(炮,去皮、臍)

    制法

    上為細(xì)末,白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溫胃降逆。治虛寒嘔噦。

    用法用量

    空腹時(shí)用白飲送下20丸。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四《蘭室秘藏》卷中:吳茱萸丸別名

    木香利隔丸(《蘭室秘藏》卷中)。

    處方

    木香 青皮各0.6克 白僵蠶 姜黃 澤瀉 柴胡各1.2克 當(dāng)歸身 炙甘草各1.8克,益智仁 人參 橘皮 升麻 黃耆各2.4克 半夏3克 草豆蔻仁 吳茱萸各3.6克 麥芽面4.5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治寒在膈上,噎塞,咽膈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溫水送下,細(xì)嚼亦得。勿多飲湯,恐藥速下。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
更多中藥材
  • 《普濟(jì)方》卷二二○:安息丸處方附子2個(gè)(重6錢,以火炮裂,去皮臍),胡蘆巴(洗淘凈)2兩,白茯苓(去皮)2兩,安息香(酒洗化下,滓酒浸作糊丸藥)2兩,桃仁(麩炒,去皮)2兩,蓯蓉(酒浸,切,焙)2兩,木香2兩。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安息活血丹處方吳茱萸(湯浸七遍.焙干.微炒)、安息香(搗碎.入好酒研.澄去渣.銀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柏子仁(炒)、山茱萸(去核)、延胡索桃仁(去皮.尖.麩炒微黃色)、虎杖、當(dāng)歸、杜仲(去粗皮.炒)、附子(炮.去皮.臍......
  • 處方安息香半錢,花乳石(火煅紅)半錢,血竭半錢,乳香半錢,麝香減半。制法上為細(xì)末,用蠟少許,入麻油些小同熔開,將藥捻作米粒大。功能主治漏瘡膿水不絕,骨中疼痛。用法用量看瘡口大小深淺入藥于瘡孔中,以滿為度;藥透內(nèi),從內(nèi)生肉,1-2日退出1粒,......
  • 《圣惠》卷十六:安息香丸別名雄黃丸處方安息香1兩,朱砂半兩(細(xì)研),硫黃半兩(細(xì)研),雄黃1兩(細(xì)研),阿魏半兩,松脂4兩,榴(柏)葉4兩,蒼術(shù)4兩,白芷3兩,干桃葉3兩。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時(shí)氣瘴疫。用法用量雄黃丸(《......
  • 處方肉桂(去粗皮)二兩半,訶子(炮.取皮)二兩,阿魏(細(xì)干.白面少許搜和作餅子.炙令香熟)一分,茯苓(白底)、當(dāng)歸(湯洗.切片.焙干)、干姜(炮.去皮)、肉豆蔻(去殼)、川芎、丁香(皮)、縮砂仁、五味子(微炒)、巴戟(去心.面炒)、益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