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膈寬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五膈寬中散處方

    白豆蔻(去皮)二兩,甘草(炙)五兩,木香三兩,厚樸(去皮.生姜汁炙熟)一斤,縮砂仁、丁香、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四兩。香附子(炒去毛)十六兩。

    炮制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因憂恚、寒熱,動(dòng)氣傷神,致陰陽(yáng)不和,腑臟生病,結(jié)于胸膈之間,遂成五膈之病。

    一曰憂膈,胸中氣結(jié),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短氣;

    二曰恚膈,心下實(shí)滿,噫輒醋心,飲食不消,大小便不利;

    三曰氣膈,胸脅逆滿,噎塞不通,噫聞食臭;

    四曰寒膈,心腹脹滿,咳嗽氣逆,腹上苦冷雷鳴,繞臍痛,不能食肥;

    五曰熱膈,五心中熱,口中爛生瘡,四肢煩重,唇口干燥,身體或熱,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

    及一切氣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入生姜二片,鹽少許,沸湯點(diǎn)服,不計(jì)時(shí)。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五膈寬中散別名

    寬中散(《世醫(yī)得效方》卷三)。

    處方

    白豆蔻(去皮)60克 甘草(炙)150克 木香90克 厚樸(去皮,生姜汁炙熟)500克 縮砂仁 丁香 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120克 香附子(炒,去毛)500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五膈。一曰憂膈,胸中氣結(jié),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短氣;二曰恚膈,心下實(shí)滿,噫輒醋心,飲食不消,大小便不利;三曰氣膈,胸脅逆滿,噎塞不通,噫聞食臭;四曰寒膈,心腹脹滿,咳嗽氣逆,腹上苦冷,雷鳴繞臍痛,不能食肥;五曰熱膈,五心中熱,口中爛生瘡,四肢煩重,唇口干燥,身體或熱,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

    用法用量

    每服6克,人生姜2片,鹽少許,沸湯點(diǎn)服,不計(jì)時(shí)。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術(shù)1兩,茯苓5錢,車前子3錢,薏仁5錢,赤小豆1錢,通草1錢,柴胡5分,石斛3錢。功能主治太陰痙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七......
  • 處方白芍1兩,白術(shù)1兩,柴胡1錢,茯苓3錢,甘草1錢,蒼術(shù)2錢,神曲2錢,炮姜1錢。功能主治肝氣旺盛,肝木g脾土,土氣不能伸,而腸中自鳴,終日不已,噯氣吞酸,無(wú)有休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述此方脾肝同治之法。肝平而脾氣得養(yǎng)矣,脾安而腸氣得......
  • 《中國(guó)藥典》:安坤贊育丸處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膠24g 紫河車20g 白芍16g 當(dāng)歸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參12g 沒藥(醋制)12g 天冬11.5g 補(bǔ)骨脂(鹽制)11g 龍眼肉10g 茯苓8g 黃柏8g......
  •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湯處方人參30克(去蘆)熟地30克(九蒸)白術(shù)30克(土炒)山藥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動(dòng)不安,如有下墮之狀。用法用量水......
  •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湯處方人參30克(去蘆)熟地30克(九蒸)白術(shù)30克(土炒)山藥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動(dòng)不安,如有下墮之狀。用法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