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萬(wàn)病圓

    處方

    芍藥、肉桂(去粗皮)、川芎(不見(jiàn)火)、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干姜(炮)、防風(fēng)(去蘆)、巴豆(去心.膜.炒)、當(dāng)歸(去蘆)、生屑角(鎊)、桔梗、芫花(醋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炒)、人參(去蘆)、黃芩、黃連(去須)、禹馀糧(醋淬.研飛)、蒲黃(微炒)、前胡(去蘆)、大戟(炒)、葶藶(炒)、麝香(研)、細(xì)辛(去苗)、雄黃(研飛)、朱砂(研飛)、紫菀(去蘆)、甘遂、牛黃(研),各一兩;蜈蚣十二節(jié)(去頭.足.炙),芫青二十八枚(入糯米同炒.候米色黃黑.去頭.足.翅用),石蜥蜴(去頭.尾.足.炙)四寸。

    炮制

    上為細(xì)末,入研藥勻,煉蜜為圓,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治七種癖塊,五種癲病,十種注忤,七種飛尸,十二種蠱毒,五種黃病,十二種瘧疾,十種水病,八種大風(fēng),十二種;并風(fēng)入頭,眼暗漠漠,及上氣咳嗽,喉中如水雞聲,不得臥,飲食不作肌膚,五臟滯氣,積聚不消,壅閉不通,心腹脹滿,連及胸背,鼓脹氣堅(jiān)結(jié),流入四肢,或腹叉心膈氣滿,時(shí)定時(shí)發(fā),十年、二十年不瘥。

    五種下痢,疳蟲(chóng)、蟲(chóng)、寸白蟲(chóng)、諸蟲(chóng)。

    上下冷熱,久積痰飲,令人多眠睡,消瘦無(wú)力,蔭入骨髓,便成滯疾,身體氣腫,飲食嘔逆,腰腳酸疼;四肢沉重,不能久行久立。

    婦人因產(chǎn),冷入子臟,臟中不凈,或閉塞不通,胞中瘀血冷滯,出流不盡,時(shí)時(shí)疼痛為患,或因此斷產(chǎn),并小兒赤白下痢,及狐臭。耳聾、鼻塞等病。

    用法用量

    瘧病,未發(fā)前服一圓,未瘥,如前更服。

    若一歲以下小兒有疾者,令乳母服兩小豆大,亦以吐利為度。

    近病及卒病用多服;積久疾病即少服;常服微溏利為度;卒病欲死,服一、二圓,取吐利即瘥。

    卒中惡,口噤,服二圓,漿一合下,利即瘥。

    五注鬼刺客忤,服二圓。

    男、女邪病歌哭,腹大如妊身,服二圓,日三、夜一,間食服之。

    蠱毒吐血,腹痛如刺,服二圓,不瘥,更服。

    諸有痰飲者,服三圓。

    冷癖,服三圓,日,三服,皆間食,常令微溏利。

    宿食不消,服二圓,取利。

    瘕癥積聚,服二圓,日三服。

    拘急,心腹脹滿,心痛,服三圓。

    上氣嘔逆,胸滿不得臥,服二圓,不瘥,更服。

    大痢,服二圓,日三服。

    疳濕,服二圓,以一圓如杏仁大,和醋二合,灌下部中。

    水病,服三圓,日再服,間食服之,瘥止,人弱,即隔日服。

    頭痛惡寒,服二圓,復(fù)取汗。

    傷寒天行,服二圓,日三服,間食服之。

    小便不通,服二圓,不瘥,明日再服。

    大便不通,服三圓,又內(nèi)一圓下部中即通。

    耳聾,耳,以綿裹如棗核,塞之。

    鼻衄,服二圓。

    癰腫、丁腫、破腫,內(nèi)一圓如麻子大,日一傅之,根亦自出。

    犯下腫血出,以豬脂和涂,有孔,內(nèi)孔中,瘥。

    癩瘡,以酢泔洗訖,取藥和豬脂傅之。

    漏瘡有孔,以一圓內(nèi)孔中,和豬脂傅上。

    痔瘡,涂綿筋上,內(nèi)孔中,日別易,瘥止。

    瘰倁,以酢和涂上,瘥。

    癬瘡,以布揩令汗出,以酢和涂上,日一易,瘥,止。

    胸、背、腰、脅腫,以醋和傅腫上,日一易,又服二圓。

    諸冷瘡積年不瘥,以酢和,涂之。

    惡刺,以一圓內(nèi)瘡孔中,即瘥。

    蝮蛇螫,以少許內(nèi)螫處,若毒入復(fù),心煩欲絕者,服三圓蜂螫,以少許傅之瘥。

    婦人諸疾,胞衣不下,服二圓。

    小兒驚俌,服一圓如米許,以涂乳,令嗍之,看兒大小加減。

    小兒客忤,服一圓如米,和乳涂乳頭,令嗍之。以意量之。

    蝎螫,以少許傅之瘥。

    小兒乳不消,心腹脹滿,服一圓如米許,涂乳頭令嗍之,即瘥。

    備注

    服此藥,以三圓為一劑,服不過(guò)三劑,萬(wàn)病悉除,說(shuō)無(wú)窮盡,故以萬(wàn)病圓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梔仁、川連(炒)、蒼術(shù)、陳皮、法半夏、香附、甘草。功能主治痰因火動(dòng),嘈雜不寧。用法用量水煎服。若久不愈,加當(dāng)歸、山藥。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十......
  • 處方白術(shù)1兩,茯苓5錢(qián),車前子3錢(qián),薏仁5錢(qián),赤小豆1錢(qián),通草1錢(qián),柴胡5分,石斛3錢(qián)。功能主治太陰痙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七......
  • 處方白芍1兩,白術(shù)1兩,柴胡1錢(qián),茯苓3錢(qián),甘草1錢(qián),蒼術(shù)2錢(qián),神曲2錢(qián),炮姜1錢(qián)。功能主治肝氣旺盛,肝木g脾土,土氣不能伸,而腸中自鳴,終日不已,噯氣吞酸,無(wú)有休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述此方脾肝同治之法。肝平而脾氣得養(yǎng)矣,脾安而腸氣得......
  • 《中國(guó)藥典》:安坤贊育丸處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膠24g 紫河車20g 白芍16g 當(dāng)歸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參12g 沒(méi)藥(醋制)12g 天冬11.5g 補(bǔ)骨脂(鹽制)11g 龍眼肉10g 茯苓8g 黃柏8g......
  •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湯處方人參30克(去蘆)熟地30克(九蒸)白術(shù)30克(土炒)山藥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動(dòng)不安,如有下墮之狀。用法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