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葶藶茯苓丸

    《普濟方》卷一九二:葶藶茯苓丸處方

    葶藶子210克(熬)茯苓90克 吳茱萸90克 椒目90克(沉水者)甘遂150克

    制法

    上搗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水腫,腹脹硬滿。

    用法用量

    每用米飲送服5丸,一日三次。不知,稍加1~2丸,以利為度。

    摘錄《普濟方》卷一九二方出《外臺》卷二十引《救急方》,名方《普濟方》卷一九二:葶藶茯苓丸處方

    葶藶子7兩(熬),茯苓3兩,吳茱萸2兩,椒目3兩(沉水者),甘遂5兩(絕上者)。

    制法

    上為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氣,腹臌脹硬。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米飲送下,1日3次。不知,稍加丸,以利為度。

    注意

    禁食如藥法,并酢物。

    摘錄方出《外臺》卷二十引《救急方》,名方《普濟方》卷一九二
更多中藥材
  • 《圣惠》卷二十八:艾葉煎丸處方艾葉4兩(微炒),白頭翁1兩。制法上為末,用米醋3升,先熬藥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藥末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勞,臍腹疼痛,或時泄??;兼治婦人勞后帶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摘錄《圣惠》卷二十......
  • 處方艾葉15克 生姜25克 雞蛋2個制法將上3味加水適量同煮;待雞蛋熟,剝?nèi)?,?fù)入原湯中煨片刻。功能主治溫經(jīng),止血,安胎,散寒。適用于崩漏及胎動不安、習(xí)慣性流產(chǎn)。用法用量吃蛋飲湯,每日2次。摘錄《民間方》......
  • 處方干艾葉15克(鮮者30克)南粳米50克紅糖適量制法艾葉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紅糖加水煮為稠粥。功能主治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適用于婦女虛寒性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腹冷痛等。用法用量月經(jīng)過后3天服,月經(jīng)來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溫?zé)岱⒁夥碴幪撗?.....
  • 《圣濟總錄》卷一五七:艾葉飲處方艾葉、當歸(切,焙)、人參、生干地黃(焙)、地榆、干姜(炮)、阿膠(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半產(chǎn)后,惡露不斷,心悶氣短。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圣濟總錄》......
  • 處方艾葉50克 雞蛋2個 白糖適量制法將艾葉加水適量煮湯,打入雞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功能主治溫腎安胎。適用于習(xí)慣性流產(chǎn)。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摘錄《民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