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葶藶子丸

    方出《外臺》卷十引《崔氏方》,名見《普濟方》卷一八三:葶藶子丸處方

    葶藶子20分(熬),貝母6分,杏仁12分(炮),紫菀6分,茯苓6分,五味子6分,人參8兩,桑白皮8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腫,下氣,止咳。主肺熱而咳,上氣喘急,不得坐臥,身面腫,腫氣盛者,不下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漸漸加至20-30丸,煮棗汁送下。

    注意

    忌酢物。

    摘錄方出《外臺》卷十引《崔氏方》,名見《普濟方》卷一八三《圣濟總錄》卷八十三:葶藶子丸處方

    葶藶子(隔紙炒)3兩,防己1兩,甘草(炙,銼)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脂)2兩半,貝母(去心)2兩半。

    制法

    上3味為末,與葶藶、杏仁拌勻,以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腳氣成水,兼上氣氣急咳嗽,大小便苦澀,所服利水藥,反利大便,唯小便轉澀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煎大棗、桑白皮、粳米飲送下。如小便未快,加至40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三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雞峰》卷十九:葶藶子丸處方

    葶藶子7兩,椒目3兩,茯苓3兩,吳茱萸2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腫入腹,苦滿急,害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1日3次。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雞峰》卷十九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透明硫黃(為末)2兩,蕎麥面2兩。功能主治癰疽發(fā)背腫毒。用法用量上用井花水調和作餅,焙干收下。要得硫黃性和,用時再末之。加乳香少許,井水調,厚敷瘡上。如干,以雞羽蘸新水潤之。如此至瘡愈方歇。摘錄《直指》卷二十二......
  • 處方金銀花3錢,生甘草2錢,黑料豆5錢,黃土5錢。功能主治四時瘟疫,傳染時氣。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孕婦勿服。摘錄《醫(yī)方易簡》卷四......
  • 《產寶諸方》:保安散處方附子1個,地黃、棕櫚灰、木香、肉桂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婦人妊娠不調,血海久病,帶下諸虛。用法用量每服2錢,羊脛炭燒紅浸酒調下。摘錄《產寶諸方》《永樂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嬰方》:保安散處方蝎尾1錢半(炒),蜈蚣......
  • 《玉案》卷六:保安湯處方黃耆1錢2分,麥門冬1錢2分,藿香1錢2分,當歸1錢5分,白茯苓1錢5分,川芎1錢5分,桔梗1錢,半夏1錢,陳皮1錢,白術1錢,甘草1錢,人參1錢。功能主治腦癰已潰,流膿內痛,飲食減少。用法用量加黑棗5枚,食后煎服。......
  • 處方粉草(以山泉溪澗長流水1小碗,徐蘸,慢火炙,水盡為度)。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活血消毒。主癰疽漏瘡。用法用量用醇酒3碗,煎2碗,空心隨意溫服。摘錄《直指》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