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天門冬丸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天門冬丸處方

    天門冬45克(去心,焙)大麻仁30克(銼,研如膏)桔梗30克(去蘆頭)川升麻15克 貝母22.5克(煨令微黃)五味子22.5克 款冬花22.5克 紫菀22.5克(洗,去苗、土)麻黃15克(去根、節(jié))陳橘皮15克(湯浸,去白、瓤,焙)甘草15克(炙微赤,銼)紫蘇子15克 訶黎勒皮22.5克 川大黃30克(銼碎,微炒)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妙微黃)厚樸22.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止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傷寒后,肺痿勞嗽,唾成五色,喘息漸急,食少贏瘦。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溫蜜水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四《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天門冬丸處方

    天門冬30克(去心,焙)牛膝30克(去苗)麥門冬60克 人參30克(去蘆頭)紫菀22.5克(洗,去苗)黃耆30克(銼)杏仁3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茯苓30克 鱉甲60克(涂酥,炙令黃,去裙襕)薯蕷30克 五味子30克 石斛30克(去根,銼)枸杞30克 熟干地黃60克 沉香30克 訶黎勒皮30克 肉蓯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制法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肺勞痰嗽,氣促,下焦虛損,上焦煩熱,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棗湯調(diào)下。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鯉魚、莧菜。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柴胡、前胡、黃芩、山梔、連翹、澤瀉、黃連、黃柏、犀角、地骨皮、丹皮。功能主治痘瘡。用法用量《簡明醫(yī)彀》本方用法: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煎服。注意熱極者用,熱輕者戒之。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 處方黃連2兩,黃柏2兩,黃藥子2兩,苦參2兩,樸消2兩。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惡眼暴發(fā),眼赤腫,內(nèi)生翳膜。用法用量用茶芽水調(diào),貼太陽穴上,干則再潤之,每日2-3次。摘錄《普濟(jì)方》卷七十四引《德生堂方》......
  • 處方鵝管蘆甘石(敲碎,浸童便7日,取起洗凈,人傾銀罐,煅,浸,煅3-5次)、冰片。制法每甘石粉1兩,入冰片1錢,為極細(xì)末,以無聲為度,入人乳粉3錢,研勻收貯,勿令泄氣。功能主治目赤腫痛,及一切星障。用法用量日用茶清調(diào)些少點眼角內(nèi),少瞑即爽。......
  • 處方爐甘石(火煅)2兩(為末),冰片2分。制法上藥以豬棕油搗成膏。功能主治臁瘡,及諸瘡久遠(yuǎn)不收口者。用法用量先以茶汁加鹽少許洗凈瘡口,敷藥,以膏蓋之。摘錄《惠直堂方》卷三......
  • 處方冰片1錢,莧菜根(煅灰)1錢,薄荷1錢,黃柏1錢,月石1錢5分,兒茶1錢5分,人中白2錢,山豆根2錢,胡黃連2錢,枯礬5分,青黛5分,龍骨5分,烏海肉5分。制法上藥各為末,和勻。功能主治喉癬。用法用量吹用。楊梅喉癬,加輕粉1錢,柿霜1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