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天門冬45克(去心,焙)大麻仁30克(銼,研如膏)桔梗30克(去蘆頭)川升麻15克 貝母22.5克(煨令微黃)五味子22.5克 款冬花22.5克 紫菀22.5克(洗,去苗、土)麻黃15克(去根、節(jié))陳橘皮15克(湯浸,去白、瓤,焙)甘草15克(炙微赤,銼)紫蘇子15克 訶黎勒皮22.5克 川大黃30克(銼碎,微炒)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妙微黃)厚樸22.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止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治傷寒后,肺痿勞嗽,唾成五色,喘息漸急,食少贏瘦。
每服20丸,以溫蜜水下,不計時候。
天門冬30克(去心,焙)牛膝30克(去苗)麥門冬60克 人參30克(去蘆頭)紫菀22.5克(洗,去苗)黃耆30克(銼)杏仁3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茯苓30克 鱉甲60克(涂酥,炙令黃,去裙襕)薯蕷30克 五味子30克 石斛30克(去根,銼)枸杞30克 熟干地黃60克 沉香30克 訶黎勒皮30克 肉蓯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治肺勞痰嗽,氣促,下焦虛損,上焦煩熱,四肢羸瘦。
每服30丸,食前以棗湯調(diào)下。
服藥期間,忌食鯉魚、莧菜。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天門冬45克(去心,焙)大麻仁30克(銼,研如膏)桔梗30克(去蘆頭)川升麻15克 貝母22.5克(煨令微黃)五味子22.5克 款冬花22.5克 紫菀22.5克(洗,去苗、土)麻黃15克(去根、節(jié))陳橘皮15克(湯浸,去白、瓤,焙)甘草15克(炙微赤,銼)紫蘇子15克 訶黎勒皮22.5克 川大黃30克(銼碎,微炒)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妙微黃)厚樸22.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止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傷寒后,肺痿勞嗽,唾成五色,喘息漸急,食少贏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溫蜜水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四《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天門冬丸處方天門冬30克(去心,焙)牛膝30克(去苗)麥門冬60克 人參30克(去蘆頭)紫菀22.5克(洗,去苗)黃耆30克(銼)杏仁3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茯苓30克 鱉甲60克(涂酥,炙令黃,去裙襕)薯蕷30克 五味子30克 石斛30克(去根,銼)枸杞30克 熟干地黃60克 沉香30克 訶黎勒皮30克 肉蓯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勞痰嗽,氣促,下焦虛損,上焦煩熱,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棗湯調(diào)下。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鯉魚、莧菜。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