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順氣歸脾丸

    處方

    陳皮 貝母 香附 烏藥 當(dāng)歸 白術(shù) 茯神 黃耆 酸棗仁 遠(yuǎn)志 人參各30克 木香 甘草(炙)各9克

    制法

    上藥研末,用合歡樹根皮120克煎湯,煮老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氣,理氣消腫。治思慮傷脾,脾氣郁結(jié),致生肉瘤,軟如綿,腫似饅,脾氣虛弱,日久漸大,或微疼或不疼。

    用法用量

    每服60丸,空腹時(shí)用開水送下。

    摘錄《外科正宗》卷二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茯苓2錢,酸棗仁(炒)2錢,五味子(炒)1錢,當(dāng)歸1錢,人參1錢5分,白術(shù)(炒)1錢,菖蒲5分,遠(yuǎn)志(去心)6分,甘草(炒)5分。功能主治心氣不足,血?dú)獠缓?,而患瘡證。用法用量上作2-3服,水煎服。摘錄《保嬰撮要》卷十一......
  • 處方八味丸加茴香。功能主治腎虛,寒疝疼痛。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四......
  • 處方七味蕩滯,飲加大黃6分。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膿血,里急后重,腹痛,日夜無度。摘錄《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
  • 處方明礬1兩,蜜蠟1兩,牛黃1錢,真珠1錢,乳香1錢,沒藥1錢,朱砂1錢,雄黃5分。制法先將蠟溶化,離火下眾藥和勻,急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托里,護(hù)臟腑,止痛消毒。主癰疽。用法用量每服10丸,溫酒送下,日進(jìn)3服。加至20丸。摘錄《痘疹傳......
  • 處方補(bǔ)骨脂(炒)1兩,巴戟天(去心)1兩,桑螵蛸(炒)1兩,菟絲子(酒浸3日,別搗)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熟干地黃(焙)1兩,干姜(炮)半兩,枳殼(麩炒,去瓤)3分。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滑數(shù)。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