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芫花(熬)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藥各別搗為散。
攻逐水飲。治懸飲或支飲,停于胸脅,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梗,干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腫腹脹,二便不利,屬于實證者?,F(xiàn)用于肝硬化腹水,滲出性胸膜炎等見有上述癥狀者。
強人每服1克,羸人0.5克。用水300毫升,先煮肥大棗10枚,取240毫升,去滓,納人藥末,平旦溫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0.5克,得快下利后,可進米粥,護養(yǎng)胃氣。
體虛及孕婦忌用。
方中甘遂善行經(jīng)隧水濕,大戟善泄臟俯水濕,芫花善消胸脅伏飲,三藥合用,逐水之力甚強。然三藥皆有毒性,故又用大棗益氣護胃,緩和諸藥之毒,減少藥后反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芫花(熬)甘遂 大戟各等分
制法上藥各別搗為散。
功能主治攻逐水飲。治懸飲或支飲,停于胸脅,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梗,干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腫腹脹,二便不利,屬于實證者?,F(xiàn)用于肝硬化腹水,滲出性胸膜炎等見有上述癥狀者。
用法用量強人每服1克,羸人0.5克。用水300毫升,先煮肥大棗10枚,取240毫升,去滓,納人藥末,平旦溫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0.5克,得快下利后,可進米粥,護養(yǎng)胃氣。
注意體虛及孕婦忌用。
備注方中甘遂善行經(jīng)隧水濕,大戟善泄臟俯水濕,芫花善消胸脅伏飲,三藥合用,逐水之力甚強。然三藥皆有毒性,故又用大棗益氣護胃,緩和諸藥之毒,減少藥后反應。
摘錄《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