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上清丸

    《古今醫(yī)鑒》卷九:上清丸處方

    薄荷葉90克 硼砂15克 天花粉30克夭竺黃15克 風(fēng)化消 百藥煎 防風(fēng) 孩兒茶各30克 桔梗21克 甘草30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治口舌痛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口中,徐徐化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異授眼科》:上清丸處方

    羚羊角(鎊)30克 犀角(鎊)30克 牛黃15克 琥珀15克 厚樸(姜汁炒)30克 黃芩(酒炒)30克 川芎15克 白芷巧克 菊花24克 防風(fēng)24克 羌活24克 草決明30克 生地21克 熟地21克 防己24克 黑牽牛24克 蟬蛻(去頭、足)21克 地膚子30克(炒)滑石30克

    制法

    上藥共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風(fēng)熱上攻,目視昏花,迎風(fēng)流淚,怕日羞明。

    用法用量

    食后每服50丸。

    摘錄《異授眼科》《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上清丸處方

    川芎500克 連翹3千克 白芷3千克 防風(fēng)1千克 大黃6千克 菊花3千克 薄荷500克 桔梗1千克 黃柏2千克 黃芩5千克 梔子(炒)1千克 荊芥500克

    制法

    上藥共研為細(xì)扮,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

    功能主治

    清熱散風(fēng),消腫止痛。治肺胃積熱,風(fēng)火牙疼,頭目眩暈,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黃。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溫開水送下。

    注意

    孕婦忌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神曲 半夏 豬苓各等分制法上藥研末,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燥濕利水。主濕熱下注,小便白濁。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溫開水送下。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
  • 處方半夏 白茯苓 熟蒼術(shù) 厚樸 廣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濕,化痰消飲。主治濕氣傷脾,痰飲內(nèi)停,嘔吐清水,胸脘飽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癥因脈治》卷二......
  • 處方半夏15克 茯苓塊15克 川連3克 厚樸9克 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濕利水。主治濕郁于脾,胸部痞滿,不饑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藥,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錄《溫病條辨》卷二......
  • 處方人參2錢,陳皮2錢,黃耆1錢5分,當(dāng)歸1錢5分,白術(shù)1錢5分,白芷1錢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節(jié)。功能主治癰瘍半陰半陽,似潰非潰,似腫非腫,此皆元?dú)馓撊?,失于補(bǔ)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錄《瘍科選粹》卷......
  • 處方蛤蚧2對(涂酥炙),人參6分,蕓桔梗6分,知母6分,紫蘇6分,豬牙皂角(酥炙)6分,甜葶藶(炒)6分,鱉甲8分(酥炙),檳榔6分,白前6分,柴胡8分,漢防己6分,杏仁(炒,去皮尖)6分,羚羊角(炒)6分,郁李仁(炒,去皮)6分,紫菀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