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人參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人參散處方

    干葛二兩,人參、白茯苓(去皮),各一兩;木香、甘草(炙)、藿香葉,各一分。

    炮制

    上件為末。

    功能主治

    治中和氣,止嘔逆,除煩渴。治昏困多睡,乳食減少,及傷寒時氣,氣不順,吐利止后,躁渴不解。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放溫服,不計時。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圣惠方》卷三:人參散處方

    人參30克(去蘆頭)枳殼22克(麩炒微黃,去瓤)五味子22克 桂心22克 柏子仁30克 山茱萸22克 甘菊花22克 茯神22克 枸杞子22克 熟干地黃30克

    制法

    上藥研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治膽氣虛冷,經(jīng)常恐懼,不能獨(dú)臥,心慌心悸,如人將捕,頭目不利,胸中滿悶。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以溫酒調(diào)下,不計時候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人參散處方

    干葛60克 人參 白茯苓(去皮)各30克 木香 甘草(炙)藿香葉各15克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調(diào)中和胃,止嘔除煩。治脾胃不和,昏困多睡,乳食減少,及傷寒時氣,胃氣不順,吐利止后,躁渴不解。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0毫升,去滓溫服,不計時侯。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人參散處方

    人參 款冬花 罌栗殼等分(醋炙)

    制法

    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

    治咳嗽氣喘,肺虛不能制下,大便泄瀉,服熱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阿膠10克,烏梅1個,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睡里敲枕令醒服,服后即睡;小兒臨臥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六:人參散處方

    人參90克,陳皮(焙)90克,炙甘草90克,生姜(切片,焙)150克。

    功能主治

    補(bǔ)肺,溫肺。主肺氣虛損。

    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6克,滾開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六
更多中藥材
  • 《扶壽精方》:保命延壽丹處方胡桃仁半斤,小紅棗半斤,白蜜半斤,酥4兩,蒼術(shù)1兩,甘草1兩,厚樸(各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生地黃1兩,熟地黃1兩,天門冬(去心)1兩,麥門冬(去心)1兩,破故紙1兩,川芎1兩,白芍藥1兩,白術(shù)1兩,牛膝......
  • 處方人參5錢,當(dāng)歸5錢,白茯5錢,烏藥5錢,杏仁5錢,砂仁5錢,川烏5錢,川草烏5錢,何首烏5錢,五加皮5錢,枸杞子5錢,牛膝5錢,杜仲5錢,肉桂5錢,蒼術(shù)5錢(制),肉蓯蓉1兩,破故紙1兩,甘草1兩,木香3錢,枳殼3錢,干姜3錢,虎骨(酥......
  • 處方苣勝子(去皮,9蒸9曬)1兩,補(bǔ)骨脂(酒浸1宿,焙)1兩,牛膝(酒浸1宿,焙)1兩,甘菊花1兩,天門冬(去心)1兩,菟絲子(酒浸1宿,濕杵作餅,火焙再杵)1兩,枸杞子1兩,人參(去蘆頭)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1兩,白茯苓(去皮......
  • 《普濟(jì)方》卷三六○引《醫(yī)方妙選》:保命散別名朱礬散(《片玉心書》卷五)。處方白礬7.5克(燒灰)馬牙消15克(細(xì)研)朱砂7.5克(水飛)制法上藥和勻研細(xì)。功能主治主小兒鵝口瘡。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取白鵝糞,以水?dāng)嚾≈{(diào)涂舌上、頰內(nèi)。未用藥時......
  • 處方南香附1斤(第1次用童便浸,2次酒浸,3次鹽水浸,4次醋浸。每次按春5、夏3、秋7、冬10日,取起曬干),官揀參1兩5錢,川當(dāng)歸1兩5錢,赤芍藥1兩5錢,白芍藥1兩5錢,香白芷1兩5錢,川芎1兩5錢,延胡索1兩5錢,遠(yuǎn)志(去心)1兩5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