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龍花蕊散

    《圣惠》卷三十四:龍花蕊散處方

    龍花蕊2兩(出安南者),川升麻1兩,郁李根1兩(切),生干地黃1兩,地骨皮1兩,白蒺藜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1兩,細辛半兩,龍腦半錢(細研),麝香半錢(細研)。

    制法

    上為細散,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

    齒黃黑。

    用法用量

    每欲貼時,先以柳枝凈揩齒,以新汲水漱口,更以鹽花于齒齦內(nèi)外揩之,有涎即吐卻,不要漱口,便取白薄紙剪作片子,闊如薤葉,以水蘸紙,摻藥末少許,貼齒齦上,便閉口勿語,有藥汁咽之。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圣濟總錄》卷一二一:龍花蕊散處方

    龍花蕊2兩,升麻1兩,黃芩1兩(去黑心),白蒺藜1兩(炒),郁李仁根1兩(刮去皮,切),地柏1兩(炙,切),地骨皮1兩(銼碎,微炒),吳藍(去根)1兩,龍腦(別研)半錢,麝香(別研)半錢。

    制法

    上藥除腦,麝外,搗羅為散,次入腦、麝細研。

    功能主治

    齒黃黑。

    用法用量

    上藥除腦,麝外,搗羅為散,次入腦、麝細研。每欲貼時,先以柳枝揩齒,以新汲水漱口,更以鹽花于齒齦內(nèi)外揩之,有涎唾即吐,不要漱口,便取白薄紙剪作片子,闊如薤時,以水蘸紙,摻藥末少許,貼齒齦上,咽津亦得。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茅根20-30克,龍骨15-25克,牡蠣15-25克,生三七粉(吞服)3-5克,白芨粉10-15克,生在大黃6-10克,藕節(jié)炭(或藕汁)20-30克。功能主治涼血活血止血。主血熱壅盛,迫血妄行。用法用量冷水浸泡半小時,煮沸20分鐘即可......
  • 處方人參5錢,白術(shù)5錢,肉桂1錢,山藥1兩,巴戟天5錢,蛇床子3錢,附子5分,茯苓3錢,遠志1錢,甘草1錢。功能主治補心腎之虛,溫命門、心包之火,去脾經(jīng)之濕。主心包、命門二經(jīng)之火衰,外感寒邪,而發(fā)奔豚,如一裹之氣從心而下,直至于陰囊之間,其......
  • 處方黨參4錢,炮姜6分,當歸2錢,半夏1錢,茯苓3錢,白術(shù)1錢,厚樸1錢,砂仁1錢,桑皮2錢,杏仁3錢,蘇子1錢5分,陳香櫞皮6分。功能主治脾痹。摘錄《醫(yī)醇剩義》卷四......
  • 處方生川烏24g 生草烏24g 烏藥24g 白蘞24g 白芷24g 白及24g 木鱉子24g 關(guān)木通24g 木瓜24g 三棱24g 莪術(shù)24g 當歸24g 赤芍24g 肉桂24g 大黃48g 連翹48g 血竭10g 阿魏10g 乳香6g 沒......
  • 處方生地3錢,丹參3錢,益母草3錢,烏賊骨6錢,茜草根(炒)1錢半,旱蓮草3錢,炒蘄艾3錢。功能主治養(yǎng)陰止血。主產(chǎn)后惡露不絕,量較多,色紅且有腥臭,腹部偶而作脹,口干心煩,舌淡紅苔黃,脈數(shù),屬血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