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藍(lán)青15克 寒水石30克 石膏30克 犀角屑30克 柴胡30克(去苗)知母15克 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芩30克 梔子仁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銼)赤芍藥23克 羚羊角屑23克
上藥搗粗羅為散。
治小兒丹毒赤腫,身體壯熱如火。
每服3克,以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滓,入竹瀝、蜜、生藍(lán)等汁共60毫升,更煎三二沸,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藍(lán)青5錢,知母5錢,甘草5錢,杏仁(去皮尖)5錢,黃芩4錢,升麻4錢,柴胡4錢,寒水石4錢,石膏4錢,山梔4錢,赤芍藥4錢,羚羊角3錢。
上銼。
一切丹毒赤腫。
每次3錢,水煎服。
藍(lán)青煎
藍(lán)青半兩,寒水石1兩,石膏1兩,犀角屑1兩,柴胡1兩(去苗),知母半兩,杏仁半兩(浸湯,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芩1兩,梔子仁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3分,羚羊角屑3分。
上為粗散。
小兒一切丹毒,大赤腫,身體壯熱如火,已服諸藥未損者。
藍(lán)青煎(《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二)。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藍(lán)青15克 寒水石30克 石膏30克 犀角屑30克 柴胡30克(去苗)知母15克 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芩30克 梔子仁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銼)赤芍藥23克 羚羊角屑23克
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治小兒丹毒赤腫,身體壯熱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滓,入竹瀝、蜜、生藍(lán)等汁共60毫升,更煎三二沸,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一《直指》卷二十四:藍(lán)青散處方藍(lán)青5錢,知母5錢,甘草5錢,杏仁(去皮尖)5錢,黃芩4錢,升麻4錢,柴胡4錢,寒水石4錢,石膏4錢,山梔4錢,赤芍藥4錢,羚羊角3錢。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一切丹毒赤腫。
用法用量每次3錢,水煎服。
摘錄《直指》卷二十四《圣惠》卷九十一:藍(lán)青散別名藍(lán)青煎
處方藍(lán)青半兩,寒水石1兩,石膏1兩,犀角屑1兩,柴胡1兩(去苗),知母半兩,杏仁半兩(浸湯,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芩1兩,梔子仁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3分,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一切丹毒,大赤腫,身體壯熱如火,已服諸藥未損者。
用法用量藍(lán)青煎(《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二)。
摘錄《圣惠》卷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