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蘆根飲子

    《太平圣惠方》卷五:蘆根飲子處方

    蘆根60克(銼)麥門冬90克(去心)人參30克(去蘆頭)黃耆30克 陳橘皮30克(湯浸,去白、瓤,焙)淡竹茹30克

    制法

    上藥銼碎和勻。

    功能主治

    益氣養(yǎng)陰,清胃降逆。治脾胃積熱,耗氣傷陰,胸膈煩壅,嘔噦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以水230毫升,入生姜15克,煎至160毫升,去滓,入蜜10克,生地黃汁18毫升,更煎一二沸,不計時候,分二次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圣惠》卷七十四:蘆根飲子處方

    蘆根3兩,人參2兩(去蘆頭),藿香3分,枇杷葉10片(拭去毛,炙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銼細,和勻。

    功能主治

    妊娠霍亂吐瀉,心煩。

    用法用量

    每服1分,以水1中盞,加薤白7寸,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四《養(yǎng)老奉親》:蘆根飲子處方

    蘆根(切)1升(水1斗,煎取7升半),青粱米5合。

    功能主治

    老人消渴消中,飲水不足,五臟干枯。

    用法用量

    上藥以煎煮飲,空心食之。漸進為度。

    注意

    忌咸食、炙肉、熟面。

    摘錄《養(yǎng)老奉親》《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五。為《圣濟總錄》卷一○二“蘆根湯”之異名:蘆根飲子摘錄《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五。為《圣濟總錄》卷一○二“蘆根湯”之異名《千金》卷十。為《醫(yī)心方》卷十四引《集驗方》“蘆根飲”之異名:蘆根飲子摘錄《千金》卷十。為《醫(yī)心方》卷十四引《集驗方》“蘆根飲”之異名《外臺》卷十三引蘇游方:蘆根飲子別名

    蘆根湯

    處方

    蘆根(切)10兩,麥門冬(去心)10兩,地骨白皮10兩,生姜10兩(合皮切),橘皮5兩,茯苓5兩。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骨蒸肺痿,煩躁不能食。

    用法用量

    蘆根湯(《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若兼服,其人或胸中寒,或直惡寒,及虛脹并痛者,加吳茱萸8兩。

    注意

    忌酢物。

    摘錄《外臺》卷十三引蘇游方《圣惠》卷十六:蘆根飲子處方

    蘆根2兩,竹茹2兩,人參2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生姜1兩,石膏4兩(細研)。

    制法

    上銼,和勻。

    功能主治

    時氣病,愈后勞復(fù),發(fā)熱嘔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六《準繩·幼科》卷八:蘆根飲子處方

    生蘆根(切)5合,淡竹青皮8分,人參8分,桔梗5分,知母10分,粟米3合。

    功能主治

    小兒壯熱,渴兼吐不止。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1升半,量兒大小,與之服。

    摘錄《準繩·幼科》卷八《圣惠》卷十一:蘆根飲子處方

    蘆根3兩,竹茹3兩,陳橘皮3兩(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銼細,拌令勻。

    功能主治

    傷寒干嘔,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加粳米5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惠》卷十一《圣惠》卷五:蘆根飲子處方

    蘆根2兩(銼),麥門冬3兩(去心),人參1兩(去蘆頭),黃耆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淡竹茹1兩。

    制法

    上銼細,和勻。

    功能主治

    脾胃積熱,胸膈煩壅,嘔噦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1兩,以水1中盞半,加生姜半兩,煎至1盞,去滓,加蜜1茶匙,生地黃汁半合,更煎1兩沸,分2次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五
更多中藥材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散處方紫菀(去苗.凈洗)、五味子(撿凈)、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五兩;肉桂(去粗皮)、細辛(去苗),各二兩半。炮制上件為細末。功能主治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痰壅,不欲乳食。用法用量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盞......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半夏曲處方白面3斤,苦杏仁6兩,鮮辣蓼草8兩,半夏(姜制)1斤,赤小豆6兩,鮮青蒿8兩,鮮蒼耳草8兩。功能主治咳嗽痰多,停食作嘔。用法用量以鮮草3味,煎水和成曲服。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全國......
  • 《古今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半夏曲芽湯處方半夏 陳皮 茯苓 枳殼 檳榔 神曲 麥芽 香附子 厚樸 蒼術(shù) 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化痰消積,下氣止嘔。主飲食積滯,痰涎壅盛,嘔吐不已。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5片,大棗1枚,煎服。摘錄《古今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醫(yī)統(tǒng)》......
  • 《圣濟總錄》卷一二四:半夏木通湯處方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半兩,木通(銼,炒)半兩,干姜(炮)半兩,芍藥1兩,桑根白皮(炙,銼)1兩。制法上為粗末。一方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咽喉如有物噎塞,飲食妨悶。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
  • 《杏苑生春》卷五:半夏杏仁湯處方半夏3克 杏仁2.4克 枳殼 桔梗 片芩(炒)紫蘇各1.5克 麻黃1.8克 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風(fēng)痰哮喘,喉中痰聲不斷。用法用量上藥哎咀。加生姜5片,水煎,空腹時服。摘錄《杏苑生春》卷五《杏苑》卷五:半夏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