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蘆吸散

    《張氏醫(yī)通》卷十三:蘆吸散處方

    款冬花 川貝母(去心)肉桂 甘草(炙)各9克 鵝管石15克(煅)

    制法

    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溫肺壯陽,化痰定喘。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

    用法用量

    以蘆管吸少許,噙化咽之,二日五至七次。

    注意

    肺熱者禁用。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三《玉案》卷四:蘆吸散處方

    肉桂、明雄黃、鵝管石、款冬花、粉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寒痰凝結(jié)肺經(jīng),喘嗽氣急,午后發(fā)寒。

    用法用量

    以蘆管挑藥,輕輕含之,吸入喉內(nèi),徐徐以清茶過口。

    摘錄《玉案》卷四《醫(yī)學啟蒙》卷四:蘆吸散處方

    款冬花、佛耳草、甘草、桂心、鵝管石各等分。

    制法

    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肺受風寒,久嗽不愈。

    用法用量

    吹少許入咽,嗽止。

    摘錄《醫(yī)學啟蒙》卷四
更多中藥材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安蟲散處方胡粉(炒黃)檳榔 川楝子(去皮、核)鶴虱(炒)各60克 白礬(鐵器熬)7.5克 干漆(炒煙盡)15克 雄黃7.5克 巴豆霜7.5克功能主治驅(qū)蟲止痛。小兒蟲積成團,腹中疼痛,肚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打蟲)用法用量......
  • 處方黃連、烏梅、炮姜、山楂、厚樸、芍藥、使君子肉、枳實、陳皮、川楝子。功能主治蛔蟲動,口吐清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三引《幼科百效》......
  • 處方人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川椒、烏梅。功能主治理中安蛔。主摘錄《金匱翼》卷七......
  • 處方烏梅肉9克 黃連 蜀椒 藿香 檳榔各3克 胡粉 白礬各1.5克制法上藥為散。功能主治吐蛔。所吐蛔蟲,色赤成團而活,屬熱者。用法用量每服9~12克,水煎如糊,空腹時服。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 《回春》卷二:安蛔湯處方人參7分,白術(shù)1錢,茯苓1錢,干姜(炒黑)5分,烏梅2個,花椒(去目)3分。制法上銼。功能主治傷寒吐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回春》卷二明·《萬病回春》:安蛔湯出處安蛔湯,出自明·《萬病回春》。本方又名“理中安蛔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