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立圣膏

    《百一》卷十:立圣膏處方

    巴豆37粒,齊州半夏3-7粒。

    功能主治

    纏喉風,喉閉,癇疾。

    用法用量

    將半夏輕捶,每粒分作4片,巴豆剝?nèi)バ哪?,于銀銅石器內(nèi),用米醋3碗,文武火熬盡醋為度,用清醋微洗過,研為膏子。每患纏喉風,或喉閉,或癰疾,用1斡耳,以生姜自然汁1茶腳化下。甚者,灌藥少時,自然吐出惡涎如魚凍相似,立愈。

    摘錄《百一》卷十《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張渙方:立圣膏處方

    人乳半合,黃礬粟大,白礬棗大石膽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急疳侵蝕。

    用法用量

    上為末,綿裹,納乳汁中浸1宿,有味,慢火熬膏,涂口,如鼻瘡,滴入。有腫處,以三棱針刺去血后涂。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張渙方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半夏湯處方半夏16分(湯洗10度),木通16分,前胡6分(去頭),旋覆花5分(去萼稱),陳皮6分(浸,去白),檳榔6分(生杵,煎湯藥成膏后斟酌入),官桂5分(去粗皮),枳殼5分(麩炒),茯苓6分,白術6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胃冷有酸,......
  •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半夏熨方處方半夏 生姜、芎藭各30克 細辛90克 桂心20克 烏頭10枚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小兒解顱不合,羸瘦色黃,至四五歲不能行。用法用量以淳苦酒1升浸一晝夜,煮三沸,絞去滓,以綿一片浸藥中,適寒溫,以熨囟上......
  • 處方半夏半升(制),生姜4兩,麻黃3兩(去節(jié)),前胡3兩,澤瀉3兩,竹葉1升,細辛3兩,枳實3兩(炙),杏仁3兩(去皮尖)。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上焦氣不續(xù)、胸膈間厭悶,飲食先吐而后下。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注意忌羊肉、餳、......
  • 處方桂枝、半夏、茯苓、桔梗、米仁、骨脂、干姜、澤瀉。功能主治少陰傷寒,咽痛,下痢,脈沉細,舌白不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喉科家訓》卷二......
  • 處方半夏2兩,生姜1兩半,大黃2兩。功能主治反胃,邪實嘔吐,便秘可下者。用法用量水5升,煮取3升,分2次溫服。摘錄《準繩·類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