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參 白術(炒)干姜 甘草(炙)茯苓 半夏(姜制)
上藥為末,丸如梧桐子大。
健脾和胃,溫中化痰。治脾胃虛寒,痰涎內停。嘔吐少食;或大便不實,飲食難化,咳唾痰涎。
每服40~50丸,白滾湯下。
人參、白術(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
上為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脾胃虛寒,痰涎內停,嘔吐少食;或大便不實,飲食難化,咳唾痰涎。
每服40-50丸,白滾湯送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人參 白術(炒)干姜 甘草(炙)茯苓 半夏(姜制)
制法上藥為末,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溫中化痰。治脾胃虛寒,痰涎內停。嘔吐少食;或大便不實,飲食難化,咳唾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白滾湯下。
摘錄《明醫(yī)雜著》卷六《明醫(yī)雜著》卷六:理中化痰丸處方人參、白術(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
制法上為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虛寒,痰涎內停,嘔吐少食;或大便不實,飲食難化,咳唾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白滾湯送下。
摘錄《明醫(yī)雜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