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六神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六神丹處方

    丁香、木香、肉豆蔻(去殼),各半兩。

    上三味,用面裹同入慢灰火煨,令面熟為度,取出放冷。

    訶子(煨.去核)、使君子仁,各半兩;蘆薈(細(xì)研入藥)一兩。

    上件同杵,羅為細(xì)末,以棗肉和圓,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治小兒疳氣羸瘦,臟腑怯弱,泄利虛滑,乳食減少,引飲無(wú)度,心腹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五圓至七圓,溫米飲下,乳食前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六神丹處方

    丁香 木香 肉蔻(去殼)各15克(上三味用面裹,同入慢火灰中煨令面熟,取出放冷)訶子(煨,去核)使君子仁各15克 蘆薈(研細(xì))30克

    制法

    上藥同杵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理氣溫中,殺蟲(chóng)止瀉。治小兒疳氣羸瘦,臟腑怯弱,泄利虛滑,乳食減少,引飲無(wú)度,心腹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空腹時(shí)溫米飲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局方》卷十:六神丹別名

    六神丸

    處方

    丁香半兩,木香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上3味用面裹,同入慢灰火煨,令面熟為度,取出放冷),訶子(煨,去核)半兩,使君子仁半兩,蘆薈(細(xì)研入藥)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以棗肉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疳氣羸瘦,臟腑怯弱,泄瀉虛滑,乳食減少,引飲無(wú)度,心腹脹滿。

    用法用量

    六神丸(《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

    摘錄《局方》卷十《普濟(jì)方》卷三七五引《衛(wèi)生家寶》:六神丹處方

    白僵蠶(直者)1錢(qián)(浴凈,姜汁浸,微炒),辰砂1錢(qián)(研),蜈蚣(大者)1條(去頭足,刮去腹中物,酒浸,炙香),蝎梢1錢(qián)(去尖),半夏(陳者)1錢(qián)(刮去臍,沸湯洗7次),真麝香1字,甘草1錢(qián)(炙勻),人參1錢(qián)(去蘆,洗,切,焙),藿香葉1錢(qián)(去塵土)。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安神養(yǎng)魄,去風(fēng)邪,定嗽喘,利膈。主小兒急慢驚風(fēng),涎潮氣壅。

    用法用量

    周歲兒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2-3周及1周者,以意加減。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七五引《衛(wèi)生家寶》《普濟(jì)方》卷一六九:六神丹處方

    巴豆(去皮油膜)1兩,蓬術(shù)1兩,青皮1兩,陳皮1兩,白姜(炮)1兩,黃連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男子?jì)D人,遠(yuǎn)年近日,飲酒過(guò)度,結(jié)成痞塊,噫醋吞酸,肚腹膨脹疼痛,諸般積病。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姜、鹽湯送下;或米飲茶湯亦可;面色萎黃,已患傷寒不痊者,用藥2錢(qián),茶2錢(qián),生姜3片,蔥白1根,水1盞半,煎至1盞,吞下六神丹,用被蓋出汗,宣3-5行;溫粥補(bǔ)脾寒;婦人血?dú)獠?,兩脅痛,每服10丸,用紅花酒送下;男子冷氣或兩肋刺癰,每服10丸,炒茴香酒送下;冷瀉,每服10丸,酸醋湯送下;熱瀉,每服10丸,冷水送下;瘕聚積滯,隨意斟酌,加減服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六九《萬(wàn)氏家抄方》卷三:六神丹處方

    沉香、木香、檳榔、烏藥、枳殼、大黃(蒸9次)各等分。

    制法

    水為丸。

    功能主治

    氣滯腹急,大便閉澀。

    用法用量

    白湯送下。

    摘錄《萬(wàn)氏家抄方》卷三
更多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