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六味回陽飲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六味回陽飲處方

    人參30~60克 制附子6~9克 干姜(炮)6~9克 炙甘草3克 熟地15~30克 當(dāng)歸身9克(如泄瀉或血?jiǎng)诱撸远g(shù)易之)

    功能主治

    益氣回陽,養(yǎng)血救脫。治陰陽將脫。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320毫升,溫服。

    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黃耆12~15克,或30克,或冬白術(shù)9~15克;如泄瀉者,加烏梅2枚,或北五味20粒。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活幼心法》卷末:六味回陽飲別名

    回陽飲

    處方

    附子1錢,炮姜1錢,黨參3錢,當(dāng)歸3錢,肉桂3錢,炙甘草1錢。

    功能主治

    大補(bǔ)元陽。主小兒氣血本虛,痘瘡自塌,或誤服涼藥,嘔吐泄瀉,將成慢驚者。

    用法用量

    回陽飲(《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摘錄《活幼心法》卷末明·《景岳全書》:六味回陽飲組成

    人參五錢(15克)、制附子三錢(9克)、炮姜二錢(6克)、炙甘草一錢(3克)、熟地黃兩(30克)、當(dāng)歸身三錢(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回陽救逆,益氣養(yǎng)血。

    主治

    主治氣陽暴脫,血虛不足,真心痛,舌淡脈微細(xì)。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病癥。

    冠心病心絞痛:應(yīng)用六味回陽飲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30例,與復(fù)方丹參滴丸治療30例作對(duì)照,療程2周:結(jié)果:兩組在心絞痛癥狀、程度改善方面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治療組優(yōu)于對(duì)照組;在心電圖療效、硝酸甘油停減率方面,兩組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福建中醫(yī)藥》2003年第6期)

    方解

    六味回陽飲是張景岳擅用溫補(bǔ)的代表方劑之一,方用四逆湯回陽救逆,佐以人參、當(dāng)歸、熟地黃補(bǔ)益氣血。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報(bào)道也見于治療經(jīng)前遺尿等證屬氣陽暴脫、血虛不足的病癥。

    方歌

    六味回陽飲地歸,人參四逆陰陽回,補(bǔ)氣滋陰以固脫,陰陽將脫此方對(duì)。

    摘錄明·《景岳全書》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胡連2錢,川連2錢,梅片3錢,麝香3分,珍珠3分,牛黃5分,僵蠶1錢,青黛7分,草霜1錢,礞石2錢,大黃1錢,熊膽5分,燈心灰5分,五倍子3錢,山慈菇3錢,甘草3錢,玄明粉1錢,硼砂2錢,琥珀1錢半,薄荷葉2錢,荊芥1錢。制法上為細(xì)末,......
  • 《魏氏家藏方》卷二:八寶飲處方罌粟殼(去瓤蒂頂,蜜炒)、橘紅、款冬花、百合、桑白皮、桔梗(炒)、人參(去蘆)、阿膠(銼,蚌粉炒成珠)各等分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大錢,水1盞半,加生姜5大片,烏梅1枚,北棗2個(gè)(擘開),同......
  • 處方冰片1分,水銀1錢,宮粉1錢,明雄5分,麝香1分,鉛1錢,輕粉6分,百草霜1錢。制法先將水銀、鉛放銅勺內(nèi),火煉好,研末;次將百草霜用勺炒,候煙盡為度;再將各藥合研極細(xì),收瓷瓶內(nèi),勿令泄氣。功能主治一切無名腫毒、疔瘡。用法用量用時(shí)以少許置......
  • 處方葛根、升麻、川芎、甘草、麻黃、赤芍、陳皮、白芷。功能主治感冒,頭痛發(fā)熱惡寒者。摘錄《慈幼新書》卷九......
  • 處方熟石膏1兩,冰片1分,西黃7分,血竭3錢。功能主治拔毒長肉。主摘錄《外科傳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