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解毒活血湯

    《醫(yī)林改錯》卷下:解毒活血湯處方

    連翹6克 葛根6克 柴胡9克 當歸6克 生地15克 赤芍9克 桃仁24克(研)紅花15克 枳殼3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治瘟毒吐瀉初起?,F(xiàn)用于麻疹、腦炎、腦膜炎后遺癥,灰質炎后遺癥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注意

    若見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

    備注

    方中連翹、葛根、柴胡、甘草清熱解毒;生地清熱涼血;當歸、赤芍、桃仁、紅花活血祛瘀;氣為血帥,氣行血行,故復佐少量枳殼理氣,以助活血之力。全方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之效。

    摘錄《醫(yī)林改錯》卷下葉漢幟方:解毒活血湯處方

    銀花30克,玄參20克,當歸20克,丹參20克,紅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制乳香7.5克,制沒藥7.5克,生甘草5克。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瘀血阻滯,日久化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葉漢幟方《霍亂論》卷四:解毒活血湯處方

    連翹3錢,絲瓜絡3錢,淡紫菜3錢,石菖蒲1錢,川連(吳萸水炒)2錢,原蠶砂地丁5錢,益母草5錢,生苡仁8錢,銀花4錢。

    功能主治

    溫暑痧邪,深入營分,轉筋吐下,肢厥汗多,脈伏溺無,口渴腹痛,面黑目陷,勢極可危之證。

    用法用量

    地漿或陰陽水煮生綠豆4兩,取清湯煎藥。和入生藕汁或白茅根汁,或童便1杯,稍涼徐徐服。

    摘錄《霍亂論》卷四《衷中參西》中冊:解毒活血湯處方

    連翹3錢,柴胡2錢,葛根2錢,生地5錢,赤芍3錢,紅花5錢,桃仁8錢,川樸1錢(后下),當歸1錢半,甘草2錢,蘇木2兩。

    功能主治

    鼠疫。脈道阻滯,形容慘淡,神氣模糊,惡核痛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輕證初起,每三點鐘服1次,危證初起,兩點鐘服1次,或合數(shù)劑熬膏,連連服之。

    或熱,或渴,或出汗,或吐血,加生石膏1兩,鮮蘆根汁1杯,和藥膏服,并多服羚羊角,犀角所磨之汁;孕婦加桑寄生1兩,黃芩1兩,略減桃仁、紅花。

    摘錄《衷中參西》中冊《張皆春眼科證治》:解毒活血湯處方

    銀花9g,連翹6g,赤芍9g,牡丹皮9g,酒黃芩9g,天花粉9g,荊芥3g,防風3g,枳殼3g。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瘀除風。主椒瘡。因脾胃積熱,外受風熱毒邪,結于胞瞼,絡脈不暢,氣血瘀滯而致。瞼內(nèi)發(fā)生細小顆粒,色紅而堅,狀如花椒。

    用法用量

    熱邪偏盛,血滯較重,胞瞼腫硬者,可加酒大黃6g以清胃火,加紅花3g以活血通絡。

    各家論述

    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散結;酒黃芩、天花粉清除胃中積熱;赤芍,牡丹皮活血涼血,祛瘀通絡;枳殼行脾胃之氣。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古今名方》引天津259醫(yī)院方:解毒活血湯處方

    首烏15g,夏枯草15g,雞血藤24g,澤蘭24g,金銀花24g,玄胡12g,郁金12g,乳香6g,沒藥6g,血竭6g,丹參21g,元參21g。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主血瘀毒熱證。癥見皮膚無名腫脹,發(fā)硬,色素沉著,皮膚光亮萎縮,舌質紫黯,苔黃,脈細數(shù)有力。應用于硬皮病,雷諾氏癥等。

    用法用量

    若氣血虛,加黃耆、桂枝、當歸、白芍;陽虛,加附子、肉桂。

    摘錄《古今名方》引天津259醫(yī)院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人參、白術、甘草、陳皮、神曲、麥芽、紫蘇、訶子、枳殼。功能主治安胎益氣,令子緊小無病。主滑胎。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 《婦人大全良》卷十二:保生湯處方人參7.5克 甘草7,5克 白術 香附子 烏藥 橘紅各15克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主妊娠惡阻,惡聞食氣,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時吐清水,脈滑大而六部俱勻者。如覺惡心嘔吐,加丁香,并加重生姜用量。用法用量每服1......
  • 《攝生眾妙方》卷十:保生錠處方牛黃3錢,天竺黃1兩,辰砂1兩,雄黃3錢,麝香5分,片腦5分,琥珀1兩,珍珠5錢,赭石3錢(火煅7次),蛇含石3錢(火煅7次),金箔4帖,銀箔4帖,天麻3錢,防風3錢,甘草3錢,茯神(去皮)3錢,人參3錢,僵蠶......
  • 《痘疹金鏡錄》卷上:保生錠子處方膽星1兩,白附子1兩,辰砂(水飛)1兩,麝香2錢,天麻5錢,防風5錢,全蝎5錢,羌活5錢,蛇含石(煅7次,水飛)4兩。制法上為末,大米糊作錠子,金箔為衣。功能主治急驚風,痰涎壅盛或抽搦。用法用量每用半錠,薄荷......
  • 處方人參1錢,白術2錢,黃耆2錢,當歸2錢,麥冬2錢,陳皮5分,荊芥1錢。功能主治大補脾胃之氣,佐以補血。主痘瘡7-8日,脾胃氣弱,肝血不生,瘡平漿薄,飲食少減。用法用量如癢,加白芷3分,蟬蛻2分;如痘色白而薄,倍加參、耆,1劑而白者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