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橘葉散

    《外科正宗》卷三:橘葉散處方

    柴胡 陳皮 川芎 山梔 青皮 石膏 黃芩 連翹各3克 甘草1.5克 橘葉20個

    功能主治

    治孕婦胎熱,乳結(jié)腫痛,寒熱交作,甚者惡心嘔吐。

    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藥滓再煎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古今醫(yī)徹》卷三:橘葉散處方

    金銀花1錢,瓜蔞1錢,青皮1錢,當歸1錢,皂針1錢,連翹1錢,橘葉10片,柴胡7分,甘草節(jié)3分。

    功能主治

    乳癰。惡寒發(fā)熱,乳房紅腫。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心思不遂者,加遠志、貝母。

    摘錄《古今醫(yī)徹》卷三《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引丹溪方:橘葉散處方

    青皮5分,石膏5分,甘草節(jié)5分,瓜蔞子1錢,當歸頭5分,皂角刺1錢半(去尖,略炒出汗),金錢花5分,沒藥5分,蒲公英5分。

    制法

    上細切,作1服。

    功能主治

    婦人百不如意,久積憂郁,乳房內(nèi)有核如鱉棋子。

    用法用量

    加青橘葉1小握,以酒1盞半,煎至1盞,食后或臨臥時服。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引丹溪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人參、當歸、甘草、黃耆、白芍、米仁、茯苓。功能主治痘疹身涼體靜,漿不滿足,膿囊漸闊,收靨不齊。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摘錄《救偏瑣言·備用良方》......
  • 處方黨參1兩5錢,白術(shù)(炒)1兩5錢,鹿角1兩5錢,當歸1兩5錢,香附1兩5錢,川芎1兩,附子(炙)1兩,獨活1兩,干姜1兩,川椒1兩,杜仲1兩,鱉甲1兩,蓽茇1兩,草果仁1兩,白芍1兩,生耆1兩5錢。制法用麻油3斤,將藥炸枯,去滓,再熬至......
  • 處方黃耆(炙)3錢,人參1錢,肉桂5分,丁香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大壯氣血,固其腠理。主痘癥虛寒,腠理不密,衛(wèi)氣虛,起脹時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名曰訌痘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yī)林纂要》卷九......
  • 處方黃耆8分,白術(shù)8分(炒),白芍8分(炒),沙參8分,當歸6分,丹皮8分,白茯苓8分,熟地2錢,車前子8分。功能主治小兒腎疳,由肝脾失調(diào),加之先天腎水不足而成。體多瘦弱,目昏神倦,或涼或熱,或時時傷風。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六味地黃丸。摘錄......
  •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保元寒降湯處方生山藥30克 野臺參15克 生赭石25克(軋細)知母18克 大生地18克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12克(炒搗)三七6克(細軋,藥汁送服)功能主治主吐血過多,氣分虛甚,喘促咳逆,血脫而氣亦將脫,其脈上盛下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