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橘半枳術丸

    《醫(yī)學入門》卷八:橘半枳術丸處方

    橘皮 半夏 枳實各30克 白術60克

    制法

    上藥為末,荷葉裹米煨飯,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順氣寬中、消食化痰。治飲食傷脾,停積痰飲,心胸痞悶,飲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橘皮煎湯下。

    食不消,加神曲、麥芽;氣逆,加木香、白豆蔻;胃脘痛,加草豆蔻;氣升,加沉香。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八《活人方》卷二:橘半枳術丸處方

    白術4兩,枳實2兩,前胡2兩,廣橘紅1兩,半夏1兩,神曲1兩,麥芽粉1兩,陳黃米8合(炒)。

    制法

    荷葉湯迭丸,

    功能主治

    脾胃元氣久虛,不能消導飲食,運化精微,漸有停飲,積于三脘,以致痞結倒飽,痰唾稠粘,嘔逆咳嗽,腸鳴泄瀉。

    用法用量

    每服2-3錢,午后姜湯吞下。

    摘錄《活人方》卷二
更多中藥材
  • 《濟陽綱目》卷六十五:安肺湯處方當歸5分,川芎5分,芍藥5分,熟地(酒蒸)5分,白術5分,茯苓5分,五味子5分,麥冬(去心)5分,桑白皮(炙)5分,甘草(炙)5分,阿膠1錢2分。功能主治榮衛(wèi)俱虛,發(fā)熱自汗,肺虛喘氣,咳嗽痰唾。用法用量上作1......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安腎丸處方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川烏(炮,去皮、臍)各500克 桃仁(麩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藥 茯苓(去皮)肉蓯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萆薢 白術 破故紙各1.5千克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如......
  • 處方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川烏(炮.去皮.臍),各十六兩;桃仁(麩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藥、茯苓(去皮)、肉蓯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白術、破故紙,各四十八兩。炮制上為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腎經(jīng)......
  • 《溫病條辨》卷三:安腎湯處方鹿茸3錢,葫蘆巴3錢,補骨脂3錢,韭子1錢,大茴香2錢,附子2錢,茅術2錢,茯苓3錢,菟絲子3錢。功能主治濕久脾陽消乏,腎陽亦憊者。用法用量本方改為丸劑,名“安腎丸”(見原書同卷)。大便溏者,加赤石脂。各家論述凡......
  • 《吳鞠通醫(yī)案》卷三:安胃丸處方姜半夏8錢,川椒炭6錢,廣皮5錢,云苓塊6錢,烏梅肉4錢,生姜5錢。功能主治嘔吐不食已久,六脈弦細而弱。用法用量甘瀾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摘錄《吳鞠通醫(yī)案》卷三《衛(wèi)生寶鑒》卷五:安胃丸處方白術5錢,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