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椒附白通湯

    處方

    生附子(炒黑)3錢,川椒(炒黑)2錢,淡干姜2錢,蔥白3莖,豬膽汁半燒酒杯(去渣后調入)。

    功能主治

    齊通三焦之陽,急驅濁陰。主足太陰寒濕,舌白滑,甚則灰,脈遲,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濁陰凝聚,陽傷腹痛,痛甚則肢逆。

    用法用量

    上水5杯,煮成2杯,分2次涼服。

    各家論述

    此苦辛熱法復方也。苦與辛合,能降能通,非熱不足以勝重寒而回陽。附子益太陽之標陽,補命門之真火,助少陽之火熱。蓋人之命門,與太陽之陽少陽之陽旺,行水自速。三焦通利,濕不得停,焉能聚而為痛,故用附子以為君,火旺則土強。干姜溫中逐濕痹,太陰經(jīng)之本藥,川椒燥濕除脹消食,治心腹冷痛,故以二物為臣。蔥白由內而達外,中空通陽最速,亦主腹痛,故以之為使。濁陰凝聚不散,有格陽之勢,故反佐以豬膽汁,豬水畜,屬腎,以陰求陰也;膽乃甲木,從少陽,少陽主開泄,生發(fā)之機最速。此用仲景白通湯,與許學士椒附湯,合而裁制者也。

    摘錄《溫病條辨》卷二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生地5兩,通草1兩半,人參1兩半,紫菀2兩,燈心1兩半,當歸3兩,車前子3兩,麥冬3兩(去心)。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子淋澀痛,脈微數(shù)者。用法用量水煎3錢,去滓溫服。各家論述妊娠濕熱傷陰,氣不施方,故小便澀痛,淋瀝不已焉。生地滋陰壯水;木......
  • 處方白術2錢,當歸2錢,麥冬2錢,茯苓皮1錢,通草1錢,甘草4分,燈心5分,黃苓7分,竹葉10個。功能主治淋病。摘錄《蒿崖尊生》卷十四......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安蟲丸處方干漆0.9克(杵碎,炒煙盡)雄黃 巴豆霜各3克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兒蟲痛。(打蟲)用法用量量兒大小,每服5~30丸,用石榴根煎湯下;痛者,煎苦楝根湯或蕪荑湯下,發(fā)時服。摘錄《小兒藥證直......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安蟲散處方胡粉(炒黃)檳榔 川楝子(去皮、核)鶴虱(炒)各60克 白礬(鐵器熬)7.5克 干漆(炒煙盡)15克 雄黃7.5克 巴豆霜7.5克功能主治驅蟲止痛。小兒蟲積成團,腹中疼痛,肚腹脹滿,大便秘結。(打蟲)用法用量......
  • 處方黃連、烏梅、炮姜、山楂、厚樸、芍藥、使君子肉、枳實、陳皮、川楝子。功能主治蛔蟲動,口吐清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三引《幼科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