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減麻黃湯

    《仁齋直指》卷八:加減麻黃湯處方

    麻黃(去節(jié))30克 辣桂 甘草(炙)各15克 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別研)陳皮 半夏(制)各15克

    制法

    上藥細銼,拌和杏仁。

    功能主治

    治肺感寒邪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紫蘇3葉、生姜4片,水煎服。

    摘錄《仁齋直指》卷八《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三:加減麻黃湯處方

    麻黃3錢,桂枝2錢,蘇葉3錢,黃芩3錢(酒洗),芥穗3錢,滑石4錢,豆豉4錢,木通3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

    傷寒初病,腿膝無力,頭痛,發(fā)熱惡寒,脈象浮洪而緊,亦有不緊者。

    用法用量

    蔥頭1個為引,水煎服。

    各家論述

    以麻黃為發(fā)汗之君藥;佐以蘇葉、芥穗清揚之品,發(fā)頭部之汗,以桂枝、蔥、豉溫散之品,發(fā)四肢之汗;酒芩能清血中之熱;滑石能清六腑之熱;木通清心火通小腸,能引熱從小便出,較之大黃利大腸,最為柔和;甘草能和中氣,則汗出而病愈矣。

    摘錄《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三《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加減麻黃湯處方

    麻黃、羌活、防風(fēng)、紫蘇、甘草、生姜、蔥白。

    功能主治

    感冒無汗。

    用法用量

    血虛,加生地。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直指》卷八:加減麻黃湯處方

    麻黃(去節(jié))1兩,辣桂半兩,甘草(炙)半兩,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別研),陳皮半兩,半夏(制)半兩。

    制法

    上細銼,拌和杏仁。

    功能主治

    肺感寒邪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紫蘇3葉,生姜4片,水煎服。

    摘錄《直指》卷八《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加減麻黃湯處方

    麻黃、桂枝、荊芥、防風(fēng)、羌活、大力、沙參、川芎、赤芍、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

    麻疹初起,時令大寒。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當(dāng)歸1錢,川芎1錢,枸杞1錢,蒼術(shù)(米泔制)1錢,白術(shù)(去蘆)1錢,密蒙花1錢,羌活1錢,天麻1錢,薄荷1錢,柴胡1錢,藁本1錢,石膏1錢,木賊1錢,連翹1錢,細辛1錢,桔梗1錢,防風(fēng)1錢,荊芥1錢,梔子5分,白芷5分,甘草1錢。制法上......
  • 《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保膚膏處方煅石膏31g,白及粉15g,密佗僧3g,輕粉3g,枯白礬6g。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慢性濕疹。用法用量有膿水淋漓者,可用藥粉干撒創(chuàng)面;慢性濕疹,可加紅粉0.6g,研細加入,臨用時以香油或凡士林調(diào)成50%軟膏外......
  •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保肺丸處方木香5錢(麩皮汁浸3日),當(dāng)歸2兩,川芎2兩,益母草3兩,枳殼1兩,冬葵子1兩,廣皮1兩,甘草5錢。功能主治妊娠口厭肥甘,憂樂不常,飲食不節(jié),飽則即臥,貪閑久坐,血多飲溢,氣壅痰生,胞胎肥厚,或偏或側(cè),任其......
  • 《幼科直言》卷四:保肺健脾湯處方白術(shù)7分(炒),白芍7分(炒),苡仁1錢,白扁豆1錢(炒),黃耆7分,沙參8分,陳皮6分,甘草6分,當(dāng)歸6分,白茯苓7分。功能主治小兒因肺經(jīng)受傷,或久咳后而成肺疳,面多青白,或泄瀉肚痛,或朝涼暮熱;或病中服藥......
  • 《醫(yī)宗金鑒》卷四十:保肺湯處方白及 薏苡仁 貝母 金銀花 陳皮 苦桔梗 苦葶藶 甘草節(jié)功能主治主肺癰,咳吐膿血。肺癰初起,加防風(fēng);潰后,加生黃耆、人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四十《醫(yī)林纂要》卷十:保肺湯處方金銀花1兩,元參8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