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減真武湯

    《醫(yī)學探驪集》卷三:加減真武湯處方

    焦白術(shù)4錢,吳茱萸4錢,附子3錢(炙),茯苓4錢,延胡索3錢,檳榔2錢,白芍2錢,炮姜3錢。

    功能主治

    年老偶感寒邪,頭痛惡寒,而不發(fā)熱,腹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各家論述

    此方以姜、附、吳茱萸溫中,以延胡、檳榔行氣,以焦術(shù)、茯苓益脾,少佐白芍斂陰和營。中宮溫暖,則腹痛自止矣。

    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三《圣濟總錄》卷二十四:加減真武湯處方

    白茯苓(去黑皮)3分,芍藥3分,白術(shù)3分,五味子(炒)3分,附子1枚(炮裂,去皮臍),細辛(去苗、葉)1分,干姜(炮)1分。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傷寒少陰證。2-3日不已,至4-5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嘔或咳。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4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四《實用中醫(yī)兒科手冊》:加減真武湯處方

    熟附子1-1.5g,茯苓2-3g,紅花2-3g,黃耆2-3g,白術(shù)1.5-3g,人參1.5-3g,赤芍1-2g,當歸1-2g,川芎1-2g,地錦草5-9g。

    功能主治

    溫陽利水,活血化瘀。主新生兒硬腫癥,屬脾腎陽虛,氣滯血瘀型。

    注意

    對體重大低的(如2公斤以下)新生兒應(yīng)酌情減量。

    摘錄《實用中醫(yī)兒科手冊》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附子1個(9錢重者,炮),川烏1個(7錢重者,炮),當歸2兩(酒浸洗),赤芍藥5兩,沉香半兩,益智半兩。制法上為細末,浸當歸酒煮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功能主治生血養(yǎng)氣,升降水火,化精補腎。主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食......
  • 處方牛黃5分,珍珠5分,犀角1錢半,瓜兒血竭1錢半,紫草1錢半,朱砂1錢半,雄黃1錢半,白鮮皮1錢半,乳香1錢半,月月紅1錢半,僵蠶1錢3分,蟬衣1錢3分,山甲1錢3分,生生乳1錢,赤芍藥2錢。制法上藥各為末,用神曲末5錢,打稠糊為丸,如梧......
  • 處方白薇1兩8錢,澤蘭1兩2錢,當歸6錢,白芷9錢,卷柏2兩,桂心1兩5錢,藁本1兩2錢,川芎6錢(酒洗),石膏2兩,桃仁1兩5錢,麥冬1兩2錢,人參9錢,蜀椒1兩8錢(炒出汗),茯苓1兩2錢,橘皮3錢,炒車前1兩8錢,蒲黃1兩5錢,赤石脂......
  • 別名黑龍散處方蟹(取生淡水中,甲大3-4寸者)15錢,反鼻(酒浸一宿,各燒存性)15錢,鹿角(男子乳浸,日曬干3遍,燒存性)15錢,沉香5錢。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一切頑瘡結(jié)毒漏瘡。用法用量每服5分,無灰溫酒送下,日3次。摘錄《霉癘新書》......
  • 處方乳香、沒藥、羌活、紫蘇、細辛、烏藥、麝香半字,蛇含石(煅)、厚桂、白芷(不見火)、降香、當歸、蘇木、檀香、龍骨、南星、硫黃、寄生尾、花蕊石(童便淬10數(shù)次)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止血止痛,去風生肌。主刀箭兵刃所傷。用法用量瘡口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