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減參苓白術(shù)散

    《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加減參苓白術(shù)散處方

    泡參3錢,扁豆4錢,焦術(shù)3錢,茯苓3錢,茅蒼術(shù)1錢半,砂仁1錢,炙升麻1錢,廣皮2錢。

    功能主治

    補(bǔ)氣升陽。主妊娠數(shù)月,因脾虛氣弱,消化不良,食少腹脹,大便不實(shí),下肢腫脹,氣短神疲,面色萎黃,舌淡口和,苔白滑,脈濡而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加減參苓白術(shù)散處方

    泡參3錢,茯神2錢,白術(shù)3錢,甘草2錢,木香2錢,砂仁1錢,淮藥4錢,扁豆4錢。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主婦女脾虛,經(jīng)行無定期,色淡紅,量少質(zhì)薄,時(shí)夾粘液,腰腹無脹痛,舌淡苔白潤,脈濡。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腹痛,加焦艾3錢;腰痛,加杜仲4錢,續(xù)斷3錢。

    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幼科指掌》卷四:加減參苓白術(shù)散處方

    人參1錢,茯苓1錢,山藥1錢半,白術(shù)1錢,陳皮1錢半,蓮肉9粒,當(dāng)歸1錢,防風(fēng)1錢,白扁豆1錢,薏苡仁1錢,枳實(shí)1錢。

    制法

    上銼為散。

    功能主治

    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隨宜加減。

    摘錄《幼科指掌》卷四《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加減參苓白術(shù)散處方

    白術(shù)3錢,茯苓3錢,山藥1兩,甘草1錢,薏苡仁2兩,白扁豆7錢,陳皮7錢,麥門冬8錢(去心)(一方加菖蒲)。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補(bǔ)脾胃,進(jìn)飲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2匙,食前白湯調(diào)下。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 白茯苓 熟蒼術(shù) 厚樸 廣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濕,化痰消飲。主治濕氣傷脾,痰飲內(nèi)停,嘔吐清水,胸脘飽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癥因脈治》卷二......
  • 處方半夏15克 茯苓塊15克 川連3克 厚樸9克 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濕利水。主治濕郁于脾,胸部痞滿,不饑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藥,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錄《溫病條辨》卷二......
  • 處方人參2錢,陳皮2錢,黃耆1錢5分,當(dāng)歸1錢5分,白術(shù)1錢5分,白芷1錢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節(jié)。功能主治癰瘍半陰半陽,似潰非潰,似腫非腫,此皆元?dú)馓撊?,失于補(bǔ)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錄《瘍科選粹》卷......
  • 處方蛤蚧2對(涂酥炙),人參6分,蕓桔梗6分,知母6分,紫蘇6分,豬牙皂角(酥炙)6分,甜葶藶(炒)6分,鱉甲8分(酥炙),檳榔6分,白前6分,柴胡8分,漢防己6分,杏仁(炒,去皮尖)6分,羚羊角(炒)6分,郁李仁(炒,去皮)6分,紫菀6分......
  • 處方白芍30克 柴胡6克 當(dāng)歸9克 川芎15克 甘草3克 蔓荊子3克 半夏3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活血祛風(fēng)。主治郁氣不宣,風(fēng)邪外襲,半邊頭痛,多在左邊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