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川升麻1.5克 生甘草1.5克 連翹殼6克 炙僵蠶9克 粉葛根4.5克 苦桔梗3克 金銀花9克 干荷葉1角 薄荷葉2.4克 京赤芍6克 凈蟬衣2.4克 陳萊菔9克
治痧麻雖布,而頭面鼻獨無,身熱泄瀉,咽痛不腐者。
水煎服。
桔梗、干葛、升麻、川芎、赤芍、歸尾、羌活、柴胡、甘草各等分。
小兒驚丹,先搐而后發(fā)丹瘤者。
井水煎服。
升麻10g,葛根30g,杭芍10g,荊芥10g,防風(fēng)10g,甘草6g,浮萍15g。
解表透疹,清陽明里熱。主陽明風(fēng)熱證,怕冷,口干,大便溏稀,全身有瘙癢性風(fēng)團(tuán),丘疹,水皰皮損,脈滑,少力,舌薄黃白苔。
升麻解表透疹,解毒清熱;葛根清陽明之熱,透肌表之邪;杭芍酸斂肝氣,養(yǎng)陰清熱;荊、防辛溫解表透疹;浮萍辛涼解表透疹;甘草和胃以助胃氣,調(diào)和營衛(wèi)。故該方是表里和解之劑。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川升麻1.5克 生甘草1.5克 連翹殼6克 炙僵蠶9克 粉葛根4.5克 苦桔梗3克 金銀花9克 干荷葉1角 薄荷葉2.4克 京赤芍6克 凈蟬衣2.4克 陳萊菔9克
功能主治治痧麻雖布,而頭面鼻獨無,身熱泄瀉,咽痛不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喉痧癥治概要》《育嬰秘訣》卷二:加減升麻葛根湯處方桔梗、干葛、升麻、川芎、赤芍、歸尾、羌活、柴胡、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兒驚丹,先搐而后發(fā)丹瘤者。
用法用量井水煎服。
摘錄《育嬰秘訣》卷二《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病學(xué)》:加減升麻葛根湯處方升麻10g,葛根30g,杭芍10g,荊芥10g,防風(fēng)10g,甘草6g,浮萍15g。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清陽明里熱。主陽明風(fēng)熱證,怕冷,口干,大便溏稀,全身有瘙癢性風(fēng)團(tuán),丘疹,水皰皮損,脈滑,少力,舌薄黃白苔。
各家論述升麻解表透疹,解毒清熱;葛根清陽明之熱,透肌表之邪;杭芍酸斂肝氣,養(yǎng)陰清熱;荊、防辛溫解表透疹;浮萍辛涼解表透疹;甘草和胃以助胃氣,調(diào)和營衛(wèi)。故該方是表里和解之劑。
摘錄《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病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