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減六味地黃丸

    《疬科全書》:加減六味地黃丸處方

    茯苓1兩5錢,熟地4兩,澤瀉8錢,炙甘草5錢,枸杞1兩5錢(鹽水炒),萸肉1兩5錢,青皮5錢(鹽水炒),半夏8錢,粉丹皮8錢,煅龍骨1兩,煅牡蠣1兩,杜仲1兩(炒黑),白芥子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切勿火焙。

    功能主治

    溫補(bǔ)肝腎固脾。主寒痰凝結(jié)所致的陰火癘,頸際夾起,大如卵形,堅硬異常,或一邊,或兩邊,或帶小核數(shù)粒,體質(zhì)羸弱或后天虧損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早、晚飯后淡鹽湯送下。加減作湯劑亦可。

    若唇舌常白,面色萎黃,脈沉遲無力,須兼用附、桂。

    摘錄《疬科全書》《醫(yī)學(xué)碎金錄》引《家庭常識》第七集:加減六味地黃丸處方

    熟地6兩,山藥4兩,茯苓2兩,丹皮2兩,蓮須1兩,龍骨3兩(生研,水飛),芡實2兩,萸肉4兩,魚鰾膠(蛤粉炒成珠)4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遺精,體虛不甚者。

    用法用量

    早、晚各服3錢。

    各家論述

    此方系六味地黃丸去澤瀉,加龍骨、芡實、蓮須、魚鰾膠組成。方中熟地、萸肉、山藥、魚鰾、芡實為強(qiáng)壯藥;龍骨、茯苓、丹皮為鎮(zhèn)靜藥;蓮須、芡實、龍骨為制泌藥,合而為強(qiáng)壯鎮(zhèn)靜制泌之復(fù)方。

    摘錄《醫(yī)學(xué)碎金錄》引《家庭常識》第七集方出《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集》,名見《千家妙方》卷下:加減六味地黃丸處方

    生地15g,丹皮9g,茯苓9g,澤瀉9g,山藥9g,當(dāng)歸9g,丹參9g,茜草9g,紅花9g,生甘草6g。

    功能主治

    滋陰清熱,活血軟堅。主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瘡。

    摘錄方出《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集》,名見《千家妙方》卷下
更多中藥材
  •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八珍粉處方蓮子肉320兩,生白術(shù)40兩,茯苓64兩,芡實160兩,山藥160兩,苡米160兩,扁豆64兩,黨參(去蘆)40兩。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白米面1600兩,兌以上細(xì)料面64兩,蒸熟晾干后,再研為細(xì)粉,兌白糖640......
  •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八珍糕處方黨參(去蘆)60克 茯苓60克 生白術(shù)60克 扁豆60克 蓮子肉60克 生苡米60克 生山藥60克 芡實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制法共研為細(xì)粉 過羅,攪勻蒸糕,每塊重30克。功能主......
  • 處方梨汁1碗,蘿卜汁1碗,藕汁1碗,柏枝(搗爛,用童便熬)濃汁1碗、稀汁各1碗,乳汁1碗。制法共熬成膏,再入知母2兩,黃柏2兩,為末,入膏攪勻。功能主治勞瘵。用法用量每服2茶匙,白水送下。摘錄《魯府禁方》卷一......
  • 《萬病回春》:八珍酒處方全當(dāng)歸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黃15g 云茯苓20g 炙甘草20g 五加皮25g 肥紅棗36g 胡桃肉36g 白術(shù)26g 川芎10g 人參15g 白酒1500ml炮制1.將所有的藥用水洗凈后研成粗末;2.裝進(jìn)用三層......
  • 處方朱砂5錢,雄黃5錢,沒藥5錢,乳香5錢,真番鹵8分(煅令煙盡),人言1錢(煅過),枯礬2錢,巴豆30枚(去油)。制法上為細(xì)末,粳米飯為丸,如蕎麥大小,成錠,作線條亦可。功能主治發(fā)背,癰疽,惡瘡,粉瘤,鼠漏,無名疔毒等瘡,瘡頭孔多,膿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