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川烏30克 草烏30克 當(dāng)歸30克 白芷30克 赤芍30克 生地30克 熟地30克 兩頭尖30克 官桂30克 三棱30克 莪術(shù)30克 穿山甲30克 木鱉子(去殼,凈仁)30克 巴豆(去殼)100個(gè) 蓖麻仁lOO個(gè)
上銼碎,用香油1千克,浸三日,文武火熬至焦黑,濾去滓。將油再熬至半炷香,下黃丹(炒黑色)500克,研,同熬,以柳條攪不住手,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取出,用乳香30克、沒藥30克、木香30克、麝香6克、五靈脂30克,為細(xì)末,入內(nèi)攪勻,瓷器盛之。
治癥瘕癖塊,血積,氣積,疳積,食積等。
量疾大小,用五倍子染過狗皮,攤貼半月。
服藥期間,忌食羊、魚等肉發(fā)物二三個(gè)月。
川烏1兩,草烏1兩,當(dāng)歸1兩,白芷1兩,赤芍1兩,生地1兩,熟地1兩,兩頭尖1兩,官桂1兩,三棱1兩,莪術(shù)1兩,穿山甲1兩,木鱉子(去殼,凈仁)1兩,巴豆(去殼)100個(gè),蓖麻仁100個(gè)上銼碎,用香油2斤,浸3日,文武火熬至焦黑,濾去滓,將油再熬至半炷香,下黃丹炒黑色1斤,研,同熬,以柳條攪不住手,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取出入后藥,乳香1兩,沒藥1兩,木香1兩,麝香2錢,五靈脂1兩。
上為細(xì)末,入內(nèi)攪勻,瓷器盛之。
癖塊血積、氣積、疳積、食積。
量疾大小,用五倍子染過狗皮,攤貼半月,1易制藥,2-3個(gè)月有效。
忌食羊魚等肉發(fā)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川烏30克 草烏30克 當(dāng)歸30克 白芷30克 赤芍30克 生地30克 熟地30克 兩頭尖30克 官桂30克 三棱30克 莪術(shù)30克 穿山甲30克 木鱉子(去殼,凈仁)30克 巴豆(去殼)100個(gè) 蓖麻仁lOO個(gè)
制法上銼碎,用香油1千克,浸三日,文武火熬至焦黑,濾去滓。將油再熬至半炷香,下黃丹(炒黑色)500克,研,同熬,以柳條攪不住手,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取出,用乳香30克、沒藥30克、木香30克、麝香6克、五靈脂30克,為細(xì)末,入內(nèi)攪勻,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治癥瘕癖塊,血積,氣積,疳積,食積等。
用法用量量疾大小,用五倍子染過狗皮,攤貼半月。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羊、魚等肉發(fā)物二三個(gè)月。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三引劉少保方《古今醫(yī)鑒》卷十三:黑龍妙化膏處方川烏1兩,草烏1兩,當(dāng)歸1兩,白芷1兩,赤芍1兩,生地1兩,熟地1兩,兩頭尖1兩,官桂1兩,三棱1兩,莪術(shù)1兩,穿山甲1兩,木鱉子(去殼,凈仁)1兩,巴豆(去殼)100個(gè),蓖麻仁100個(gè)上銼碎,用香油2斤,浸3日,文武火熬至焦黑,濾去滓,將油再熬至半炷香,下黃丹炒黑色1斤,研,同熬,以柳條攪不住手,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取出入后藥,乳香1兩,沒藥1兩,木香1兩,麝香2錢,五靈脂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入內(nèi)攪勻,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癖塊血積、氣積、疳積、食積。
用法用量量疾大小,用五倍子染過狗皮,攤貼半月,1易制藥,2-3個(gè)月有效。
注意忌食羊魚等肉發(fā)物。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