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栝樓根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甘草3分(炙微赤,銼),黃連3分(去須),赤石脂半兩,澤瀉半兩,石膏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消渴,心神虛煩躁悶。
每服30丸,以清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栝樓根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連1兩(去須),澤瀉1兩,赤石脂半兩,熟干地黃1兩,石膏半兩(細(xì)研),黃耆3分(銼),黃丹3分,桑螵蛸2-7枚(微炒),子芩1兩,龍骨3分,牡蠣1兩(燒為粉),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腎消,小便數(shù)。
鉛黃丸
栝樓根3分,黃丹半兩,葛根半兩,黃連1兩(去須)。
上為末,入黃丹,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消渴。飲水過多,不知足限。
鉛黃丸(《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八)。
栝樓根5兩,王瓜根3兩,鐵粉(研)2兩,苦參2兩,黃連(去須)2兩,樸消(研)2兩,芒消(研)2兩,白石英(研)1兩,澤瀉(銼)1兩,龍膽1兩,白英1兩,水萍(焙)1兩,菰根1兩。
中焦熱結(jié),腸胃不通,引飲無度。
每服15丸,早、晚食前用溫米飲送下。稍增至20丸,以知為度。
栝樓根(銼)5兩,黃連(去須)5兩,知母(焙)5兩,麥門冬(去心)5兩。
消渴,飲水不止。
每服30丸,米飲送下。
栝樓根1兩1分,鉛丹(研)1兩,干葛粉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上4味,以2味搗羅為細(xì)末,與粉干葛、鉛丹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消渴后,虛熱留滯,結(jié)成癰疽。
每服20丸,溫水送下,不拘時(shí)候。
栝樓根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連1兩(去須),澤瀉1兩,赤石脂半兩,熟干地黃1兩,牡蠣1兩(燒為灰),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干,別杵為末)。
栝樓根30斤。
二三年聾耳。
上細(xì)切,以水煮,用釀酒如常法。久久服之。甚良。
栝樓根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1兩,烏梅肉(微炒)1兩。
上為末,煮棗肉,入少許蜜為丸,如彈子大。
虛勞煩熱,口干舌燥,煩渴。
每服1丸,以綿裹,含咽津,1日4-5次。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栝樓根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甘草3分(炙微赤,銼),黃連3分(去須),赤石脂半兩,澤瀉半兩,石膏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心神虛煩躁悶。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三《圣惠》卷五十三:栝樓根丸處方栝樓根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連1兩(去須),澤瀉1兩,赤石脂半兩,熟干地黃1兩,石膏半兩(細(xì)研),黃耆3分(銼),黃丹3分,桑螵蛸2-7枚(微炒),子芩1兩,龍骨3分,牡蠣1兩(燒為粉),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
制法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消,小便數(shù)。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三《圣惠》卷五十三:栝樓根丸別名鉛黃丸
處方栝樓根3分,黃丹半兩,葛根半兩,黃連1兩(去須)。
制法上為末,入黃丹,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飲水過多,不知足限。
用法用量鉛黃丸(《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八)。
摘錄《圣惠》卷五十三《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四:栝樓根丸處方栝樓根5兩,王瓜根3兩,鐵粉(研)2兩,苦參2兩,黃連(去須)2兩,樸消(研)2兩,芒消(研)2兩,白石英(研)1兩,澤瀉(銼)1兩,龍膽1兩,白英1兩,水萍(焙)1兩,菰根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焦熱結(jié),腸胃不通,引飲無度。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早、晚食前用溫米飲送下。稍增至20丸,以知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四《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八:栝樓根丸處方栝樓根(銼)5兩,黃連(去須)5兩,知母(焙)5兩,麥門冬(去心)5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飲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八《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栝樓根丸處方栝樓根1兩1分,鉛丹(研)1兩,干葛粉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制法上4味,以2味搗羅為細(xì)末,與粉干葛、鉛丹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后,虛熱留滯,結(jié)成癰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水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普濟(jì)方》卷一七八:栝樓根丸處方栝樓根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連1兩(去須),澤瀉1兩,赤石脂半兩,熟干地黃1兩,牡蠣1兩(燒為灰),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干,別杵為末)。
制法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消,小便數(shù)。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七八方出《證類本草》卷八引《肘后方》,名見《普濟(jì)方》卷五十四:栝樓根丸處方栝樓根30斤。
功能主治二三年聾耳。
用法用量上細(xì)切,以水煮,用釀酒如常法。久久服之。甚良。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八引《肘后方》,名見《普濟(jì)方》卷五十四《圣惠》卷二十七:栝樓根丸處方栝樓根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1兩,烏梅肉(微炒)1兩。
制法上為末,煮棗肉,入少許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煩熱,口干舌燥,煩渴。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綿裹,含咽津,1日4-5次。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