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虎散

    《百一》卷十一:黑虎散處方

    干姜1兩,良姜1兩,片子姜黃1兩,巴豆30粒(新者用21粒,去殼)。

    制法

    將上三藥銼如巴豆大,一處炒令焦黑色,去巴豆不用,將余藥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瘧疾。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于未發(fā)前1時辰熱酒調(diào)下,臨發(fā)時再進1服,即愈。炒藥須見焦黑,生即令人瀉。

    摘錄《百一》卷十一《醫(y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醫(yī)林方》:黑虎散處方

    兩頭尖、荊芥、藿香、石膏、薄荷、天麻、羌活、細(xì)辛、獨活、黑虎(燒皂角存性是也)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頭風(fēng)。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后茶油清調(diào)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醫(yī)林方》《普濟方》卷三○二:黑虎散處方

    黑狗頭1個,豬牙皂角3個,鹽梅5個。

    制法

    用香油12兩,同浸1宿,前藥9炙9浸(如煎,有人唾浸投之),炙油干存性,研細(xì)為用。

    功能主治

    一切金傷。

    摘錄《普濟方》卷三○二《楊氏家藏方》卷十六:黑虎散處方

    肥棗3枚(每枚入巴豆3枚),赤鯉魚鱗(干者)1兩,雄狗膽3枚,血竭1兩(別研)。

    制法

    上藥入瓷盒內(nèi)盛,鹽泥固濟,勿令透煙,炭火燒令赤,取出放冷,研細(xì),入沒藥1兩,百草霜3兩,再研令勻。

    功能主治

    婦人產(chǎn)后敗血,惡露不盡,上沖喘滿昏暈,臍腹脹痛,或煩躁狂妄,神識昏悶。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煎當(dāng)歸酒調(diào)下;或煩躁作渴,新汲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紫蘇葉半兩,半夏曲半兩,紫菀半兩,五味子半兩,陳橘皮(去白)半兩,甘草(炙)半兩,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麩炒),桑白皮1兩半。功能主治肺感風(fēng)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滿,語聲不利,面目浮腫,肺氣不順。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八味杏......
  • 處方黃耆、芎、大黃、黃連、芍藥、莽草、黃芩、梔子仁各等分。制法上治下篩。功能主治癰疽發(fā)背。用法用量雞子白和如泥,涂故帛上,隨腫大小敷之,干則易之。若已開口,封瘡上,須開頭令歇氣。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黃耆排膿止痛,能收斂血氣,能解散熱毒......
  • 處方龍骨(研)3分,甘草(炙)3分,赤石脂3分,寒水石3分,大黃3分,石膏3分,桂心3分,栝樓3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小兒壯熱,渴,痢。用法用量以水及酒5合,煮取2合,量大小分服之。摘錄《外臺》卷主十六引《小品方》......
  • 別名八圣種子丹處方沙蒺藜8兩,川續(xù)斷4兩(酒洗),覆盆子4兩(酒洗,去蒂),干枸杞4兩,山萸(去核,酒洗)2兩,菟絲子(酒煮)2兩,芡實4兩,蓮須4兩。制法蒸餅,酒打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種子。主無子。用法用量八圣種子丹(《同壽錄》卷一......
  • 《壽世保元》卷二:八圣散處方黃芩5錢,黃連5錢,黃柏5錢,蒲黃5錢,雄黃2錢,蛇蛻(炒)2錢,雞內(nèi)金2錢,白丁香2錢。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大頭瘟病,額大項腫。用法用量每服1錢,用藍靛根煎湯送下。摘錄《壽世保元》卷二《仙拈集》卷四:八圣散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