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連犀角湯

    《外臺(tái)秘要》卷二引《深師方》:黃連犀角湯別名

    黃連犀角散(《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處方

    黃連3克(去毛)烏梅14枚(擘)犀角9克 青木香1.5克

    制法

    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

    清熱殺蟲。治傷寒及諸病之后,下部生瘡者。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豬肉、冷水。

    摘錄《外臺(tái)秘要》卷二引《深師方》《回春》卷二:黃連犀角湯處方

    黃連、犀角、烏梅、木香、桃仁。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傷寒狐惑。唇口生瘡,聲啞,四肢沉重,惡聞食氣,默默欲臥,目閉,舌白,面目間黑色,變易無常。蟲蝕下部為狐,而唇下有瘡,其咽干;蟲蝕其臟為惑,上唇有瘡,聲啞。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二《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二:黃連犀角湯處方

    黃連半兩,犀角1兩,烏梅7個(gè),沒藥1分。

    功能主治

    傷寒及諸病之后,內(nèi)有(匿蟲)出下部者。

    用法用量

    水2大盞半,煎至1盞半,分3服。

    摘錄《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二《外臺(tái)》卷二引《深師方》:黃連犀角湯別名

    黃連解毒湯、黃連犀角散、清熱黃連犀角湯

    處方

    黃連1兩(去毛),烏梅14枚(擘),犀角3兩,青木香半兩。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傷寒及諸病之后,蟲蝕脫肛及狐惑病。傷寒及諸病之后,內(nèi)有瘡出下部煩者。狐惑,咽干唇焦,口燥熱盛。肛門生蟲下脫,脈數(shù)者。狐惑病,咽干聲嗄。

    用法用量

    黃連解毒湯(《治痘全書》卷十四)、黃連犀角散(《張氏醫(yī)通》卷十四)、清熱黃連犀角湯(《麻疹闡注》)。

    注意

    忌豬肉、冷水。

    各家論述

    《醫(yī)略六書》:犀角清心胃之火以及腸,黃連清心脾之火以及肛,木香調(diào)氣醒脾胃,烏梅殺蟲收脫肛。為散連滓,以誘入蟲口也,使蓄熱頓化,則腸胃肅清而蟲自不生,亦無不化,肛門焉,有下脫之虞?此清熱殺蟲之劑,為蟲蝕脫肛之專方。

    摘錄《外臺(tái)》卷二引《深師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熟地1兩,山茱萸5錢,山藥5錢,茯苓3錢,丹皮3錢,澤瀉3錢,川芎1兩,肉桂1錢。功能主治補(bǔ)腎水以制火。主少時(shí)不慎酒色,又加氣惱而得頭疼,不十分重,遇勞、遇寒、遇熱皆發(fā),倘加色欲則頭岑岑而欲臥。用法用量水煎服。10劑后,去川芎,加白芍、......
  • 處方奇良(即土茯苓)、當(dāng)歸、川芎、茯苓、橘皮、金銀花、通草、大黃。功能主治婦人頭瘡,起因于帶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溫服。兼用坐藥。摘錄《漢藥神效方》......
  • 《治疹全書》卷下:八味平胃散處方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神曲(炒)、川芎、麥芽、香附(酒炒)。功能主治疹后脾胃兩傷,吐瀉交作。用法用量煨姜為引。摘錄《治疹全書》卷下《易簡方》:八味平胃散處方厚樸3兩半,蒼術(shù)5兩半,橘紅3兩半,甘草1兩,縮砂......
  • 處方蜀椒(去目)1兩,吳茱萸(湯洗,焙干,炒)1兩,青鹽(研)1兩,石硫黃(研)1兩,膩粉(研)1兩,白僵蠶(炒)1兩,柏皮1兩,麝香少許(研)。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遍身瘡疥,皮破肉痛,或瘙癢膿水。用法用量豬膽汁調(diào)涂之;濕則干敷。摘錄《圣濟(jì)......
  • 處方桂(去粗皮)1兩半,桔梗(銼,炒)3分,吳茱萸(湯浸,焙炒)3分,人參3分,白術(shù)3分,高良姜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當(dāng)歸(切,焙)1兩。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冷氣心痛不能食。用法用量每服10丸,溫酒送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