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呼膿長肉膏

    處方

    麻油3斤,發(fā)1團(入油熬化,次入后藥),當歸1兩半,黃耆1兩半,黃連1兩半,黃柏1兩,大黃1兩,黃芩1兩,白芷1兩,杏仁1兩,防風1兩,荊芥1兩,羌活1兩,獨活1兩,連翹1兩,山梔1兩,赤芍8錢,地黃8錢,白及8錢,金銀花8錢,青藤8錢,桃枝7寸,柳枝7寸,槐枝7寸。

    制法

    通以前藥入油熬枯,黑色為度,住火,去滓,用飛過黃丹8兩、黃蠟5兩、瀝青2兩同煎,至油滾漸漸加之,滴水軟硬得所、不粘手為度,加乳香6錢,沒藥6錢,輕粉5錢,血竭3錢,收用攤貼。

    功能主治

    痛疽,發(fā)背,疔癤等毒。

    用法用量

    已破出膿者,用油紙攤貼;如膿多,以絹揩凈,火邊略烘再貼,第3次不可用矣,另換1個再貼。俟瘡勢將收口,量瘡大小貼之。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四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姜汁炒)、巴豆霜、當歸、乳香、沒藥、硼砂、血竭、土鱉(倍用)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杖打極重者。用法用量每服8厘,好酒送下。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六引黃賓江方......
  • 別名和氣養(yǎng)血湯處方當歸2錢,白術1錢5分,小茴羊藿1錢,腹皮1錢,黃耆1錢,川芎1錢5分,炙草8分。功能主治酒病后,和氣養(yǎng)血。主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摘錄《點點經》卷一......
  • 《醫(yī)宗金鑒》卷八十八:八仙逍遙湯處方防鳳 荊芥 川芎 甘草各3克 當歸(酒洗)黃柏各6克 茅山蒼術 牡丹皮 川椒各9克 苦參15克功能主治跌打損傷,腫硬疼痛,及一切風濕疼痛。用法用量上藥共合一處,裝白布袋內,扎口,水熬滾,熏洗患處。摘錄《醫(yī)......
  • 《仙拈集》卷三:八仙酒處方當歸1兩,生地1兩,杜仲1兩,牛膝1兩,枸杞1兩,五加皮2兩,土茯苓4兩(打碎)。功能主治補脾腎,壯筋骨,和顏悅色,令人有子。主用法用量用好生酒30斤,煮一炷香,將滓濾去,任服。摘錄《仙拈集》卷三《仙拈集》卷一:八......
  • 別名經進八仙散處方干葛(紋細嫩有粉者)半兩,白豆蔻(去皮殼)半兩,縮砂仁(實者)半兩,丁香(大者)半兩,甘草(粉者)1兩,百藥煎1分,木瓜(鹽窨,加倍用),燒鹽1兩。功能主治壯脾進食,令人飲酒不醉。主用法用量上銼細。人不能飲酒者,只抄1錢,......